返回

五十八章 仁济育婴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五十八章 仁济育婴堂 (第1/3页)

    ()    此时在上海,那些每天上门来收马桶的人在工部局的正式称呼为“清洁夫”,又因为这些人天刚蒙蒙亮就来到居民区收各家各户的马桶,收到之后再将马桶内的秽物以及刷洗马桶之后的脏水倒进粪车里,所以上海市民形象地称呼这些拉车收粪的人为“倒老爷”。

    此时的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它是亚洲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即使是放在全世界来看,此时的上海也是非常有名的大都会。

    但是上海不比纽约、巴黎等这些欧美国家的大城市,其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得很不完善,除了一些大的洋行公司、高档公寓、高级旅馆以及一些极少数富豪之家有卫生间和抽水马桶之外,其他普通的上海市民家家都备有一只木制马桶。

    上海开埠之初时居民并不多,因人少地多,附近浦东、吴淞的居民用小船将这些秽物运送到稻田里当肥料,因此这些排泄物的出路并没有什么问题。到了三十年代所谓的“黄金十年”的时间里,上海的工商业急剧发展,因此带动了城市人口随之急剧膨胀,等到租界之内人口积聚到百万以上时,这些以前不成问题的小事现在就成了大麻烦。

    租界工部局为了保持城市的清洁卫生,他们出资定制了粪车,并出钱雇人清运城市里的垃圾和粪便。此时每只马桶每月收费三分到五分钱,但是这些收集来的粪便还可以运到乡下去做肥料,因此那些收粪人可以通过苏州河的码头卖给收粪的粪船可以卖钱得利。

    收马桶这个行当在三百六十行之外,此行当虽然苦、累、脏,但是在有些脑筋灵活的人眼里却是一个无本万利的好活路,于是有人提出来自己定制粪车并且承包收集和运输粪便。工部局无需出钱就可以保证城市的清洁,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同意将这个行当承包了出去。到了后来,这些承包人还真的以此发了大财,有的人成为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粪大王”。

    此时上海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