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47 江中钢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347 江中钢刺 (第2/3页)

日凌晨一点,第三师三个旅分三个方向包围了襄阳北面的樊城。

    樊城和襄阳隔着汉江相望,互为唇齿,这两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就拿现在林远和清廷的南北对峙来说,如果林远拿下襄阳和樊城,则可以顺汉江而下,直取武汉三镇,武汉三镇位于长江游,汉江等十余条河流在此注入长江,长江航道陡然宽阔,以林远内河舰队的实力,可以顺长江而下,直捣南京。

    所以襄阳是翼蔽长江的重要屏障,清廷一丢襄阳,就相当于保护心脏的骨头被拆掉了!襄阳不仅对南京极为重要,它同时也是湖北和湖南的门户,襄阳一丢,湖北湖南门户洞开,林远部队可以放心地进攻两湖地区。在清代,素有“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意思是湖南湖北是清廷重要的粮食产地,如果这些地方被林远占领,清廷的根基也就倒了一半了。

    襄阳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多次发生大战,比如家喻户晓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就发生在这里;还有宋朝和元朝在襄阳的对峙和大战等等。张之洞当然明白襄阳的重要性,于是亲自率领手下三万精兵镇守。

    张之洞知道樊城在林远强大的攻坚实力之下根本不可能守住,于是放弃了樊城,全力镇守汉江南部的襄阳,并且炸毁了汉江上的三座大桥,想用汉江挡住林远的部队。十一月初正是汉江流量最大的时候,所以江面足足有二千米宽,林远部队的架桥车无论如何也架不出这么长的桥。

    第三师没费什么力气就攻占了樊城,随即开始准备渡江,想要渡江有三条路,一个是架桥,已经不可能了;再一个是用坦克浮渡,可是江水的流速很快,坦克在快速流动的水无法保持稳定,很有可能发生倾覆现象,所以可以选择的就只有一种:找船只渡河。

    师长欧震海于是亲自下令:各部队派出专人,沿着河岸寻找船只,可是一天过去了,各个部队一无所获,欧震海明白:“一定是对面的清军部队把沿岸百姓的船只都弄走了,沿岸这才没有了船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