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598 银荒 (第1/3页)
许景澄说道:“翁大人久掌户部.相信赚钱的法比我明白得多.历來使国库殷实.无非开源节流.日本蕞尔小国.其天皇尚且为购买战舰而厉行节约.日食一餐.我天朝上国.如何不如倭人.”
翁同龢笑道:“开源节流.您说得容易.我且问你.源从何开.流从何节.”
许景澄对经济不是很懂.被翁同龢这样一问.一时间说不出话來.翁同龢又说道:“就算是源已开.流已节.我们总不能只买两艘铁甲舰吧.要造舰队至少要有铁甲舰.巡洋舰.驱逐舰等等十几艘吧.这些都要花费不菲.这一下就是几千万两银出去了.”
“如今我大清正是银贵钱贱.你说说这么多银一下都流到国外去.对我们大清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许景澄张口结舌说不出话來.许景澄并不明白银贵钱贱是什么意思.可是林远却知道.在清代的时候.使用两种货币.一种是白银.一种铜钱.在清代期以前.由于国库存银充足.所以白银和铜钱的比价相对恒定.一两白银大约兑换一千个铜钱.
可是在清代期以后.随着鸦片贸易的进行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大量赔款.造成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国本來就不是一个盛产白银的国家.所以白银大量外流就就产生了银对钱的比价剧增的后果.历史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银荒”.
“银荒”对于社会经济的破坏极大.在清代.大宗交易是用白银來结算的.而小笔的贸易则是用铜钱來结算的.使用铜钱的场合.通常都是农业和手工业贸易.银都是掌握在富人或是政府手.他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会把银兑换成铜钱.
在银贵钱贱的状况下.他们拥有的白银数量沒有变化.但是这些银能够兑换的铜钱却增加了.就能用和原來一样的银购买更多的物品.物品出卖者慢慢地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就会把物品的价格提高上去.这样一來.银贵钱贱引起的问題就转嫁给了社会所有人.于是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林远正在想着的时候.翁同龢已经把“银荒”的后果解释清楚了.听得下面众人面面相觑.翁同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