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节 混乱 (第3/3页)
见到刘副市长一行,方杰主动伸出手去想要与之握手,刘副市长却根本没有这个意思,黑着脸问:“这是怎么搞的嘛?前两次,已经围堵过市委了,不是已经解决了嘛,怎么又出问题了?”
……
自从时代广场项目启动以来,纺织厂数千工人,在市政府出面做工作的情况下,满怀着希望搬出了自己生活了数十年的家园。
按规划,在泰明市东城区边上,由庞大修建一片新小区,叫做幸福家园,用于安置绝大多数的搬迁户。剩下的或以货币补偿、或者给予相应的优惠、答应其将来重新以相对低价购买时代广场的新房。
这样一来,基本就能圆满地完成这片旧城改造的工作。这是政府、企业、搬迁户三方共赢的设想。
可是,设想是美好的,实施起来却是需要靠人来完成的,在这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占了很大的份量。
原来说好,在今年春节前,幸福家园就要交房,保证搬迁户们在新居过上一个和和美美的祥和春节。结果,由于时代广场这边资金吃紧,不得不大量从幸福家园项目抽调资金过来,从而严重影响了后者的工程进度。
直到春节过后,整个幸福家园工地上依然一片萧条,看不出有要完工的样子。
而目前搬迁户们所暂住的房子,则基本上是与一些简易的工棚差不了多少。一开始,大家满怀希望,强忍着,心想春节一到就搬了,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不曾想,幸福家园却因资金、物资被抽走而迟迟不能完工,工棚的日子看来就是遥遥没有尽头了。于是,就开始有人不满、报怨,进而暴发了几次围堵市委、市政府和庞大集团总部的群体性事件。
每一次事件后,幸福家园工地上就会热闹那么一下子,可过不了十来天,就会重新熄火。工人们请愿了一次又一次,渐渐形成了相对松散的组织领导圈,潘进明,潘师傅就是其中的一员。
照理,他早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厂外自谋了生路,长年在外跑运输,小日子已经过得相当可以了。儿子也争气,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下一步考上大学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一方面,幸福家园里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房子,另一方面,架不住工友们的反复劝说,他也就成了领头者之一。
领着闹了两次以后,潘进明就收到了短信和便条的威胁,警告他,如果再敢领头闹事就要修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