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经济危机的爆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五章 经济危机的爆发 (第3/3页)

  英国: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

    日本 :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

    俄罗斯 :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

    ..........

    世界各国紧张的应对着这次的危机,而各国民众看着各大媒体的悲观报道,仿佛是看到了末日,恐慌的情绪蔓延。当然这其中除了华夏人民,华夏人民是除了朝鲜人民之外最幸福的人民....

    各大企业的股份大幅度缩水,市值远远低于其固定资产。

    不过这个却是必然的,金融网危机的时候,很少是能有企业能避免受到不好的波及。

    即便是吴彬旗下的很多企业也是受到了波及。当然这些对于吴彬而言影响都是不大。

    而且为了这一刻,吴彬已经是准备良久了。

    此刻吴彬的就是有着数以万亿美元计算的资金在他的手中,他可以随意的操控,当然这个却是没有人知道的。

    在金融危机完全失控之前,吴彬名下的所有资产已经是达到了俩亿六千亿。

    而通过这些资产,吴彬通过杠杆效应,以及旗下公司的良好信誉向世界各国的银行大量借贷。

    能借多少就借多少。

    其他公司也许难以借到钱,不过吴彬的旗下的那些公司可能借不到钱吗?这些银行虽然是奇怪这些明明运作非常良好的企业为什么又是想要贷款呢。不过吴彬的那些企业的营收太过耀眼了,而且公司的运作也是没有丝毫的问题,他们贷的放心,不用担心钱会回不来,这样的买卖,他们的当然是愿意做。

    所以最终吴彬从这些银行家的手中,单是靠这借贷,以及吴彬对于杠杆理论的灵活使用,最终是借到了三万亿美金。

    而吴彬自己的那些企业所筹集的资金也是达到了近一万亿美金。

    也就是说吴彬的手中是有着四万亿美金的资金。

    如此骇人的资金,如何是能让人不为之骇然。

    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即便是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这样的世界性家族想要拿出这么一笔资金也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财富虽然 是很多,比这四万亿美金都是要多上数倍,十数倍,但是他们大多是固定资产,此次的金融危机同样是在威胁着他们自己的那些企业。他们自身还是在疲于挽回此次危机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呢。

    .......

    各国都是有救市资金,但是却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救市资金能是达到吴彬此刻手中拥有的这个数字。

    而吴彬如此多的钱又是如何使用呢。

    吴彬手中的钱很多都是从那些银行手中借贷而来的。

    此刻那些曾经借贷给吴彬的金钱的银行,数之不清的都是开始濒临破产。

    而吴彬呢,当然是要‘投桃报李’了。

    他们有难吴彬如何能不帮呢。

    单就是开始的一个月的时间。

    吴彬就是通过百般手段以最小的成本收购了或大或小三百多家银行的股份。而为此吴彬也是花去了手中的四万亿美金的俩千亿美金。

    这些银行中吴彬有不少都是达到了控制或者是达到了绝对控股的地步。

    这些银行此刻会是如此的窘迫,甚至是面临破产,也是有吴彬借走了他们大量资金的原因,让他们应急时刻没有资金造成资金链断层的缘故。

    所以如果将吴彬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联合起来,就是很有一种‘老人与蛇’以及‘恩将仇报’的感觉。

    吴彬当然也是知道,但这就是吴彬想要的结果。

    这段时间,吴彬和小丘监控着世界各大财团的资金运作。

    以此分析,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收购,以及敛财。

    吴彬似乎完全就是成为了一个‘财迷’。

    ‘见钱眼开,贪婪吝啬’

    这是吴彬四万亿美金的第一个用处。

    第二,在此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原本都是优良资产或者良好资产的企业,因为经济危机的波及,未能抗住。造成公司股票的大幅度下跌。

    比如贝尔斯登,原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被lax收购,

    07年它的市值还是达到了200亿美金,但受次级按揭风暴影响,却是最终搞的濒临破产。

    而lax最后收购的价格为2.36亿美元,要知道不说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各项有形无形资产,就说贝尔斯登在纽约曼哈顿的总部办公楼高45

    市价就是高达12亿美元。形象地

    lax投资的收购价也只能买几层楼而已。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

    如果有人知道吴彬的这个做法,绝对会指着吴彬的鼻子骂,吴彬是在发‘国难财’啊。

    当然这个‘国’指的是世界各国。

    第三,利用世界各国急需钱的时机,用这四万亿美金的一部分,来为自己争取各国zf方面的政策支持。

    .........

    (二合一)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