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吾从东土大唐来 去往西方极乐界 (第3/3页)
月沁白,与rì争红。
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
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
照山川,惊虎豹;
影海岛,动鱼龙。
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诗曰:
三宝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尽评论。
明心解养人天法,见xìng能传智慧灯。
护体庄严金世界,身心清净玉壶冰。
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可这袈裟真有那好处吗?神话传说中也没见三藏法师在什么地方用过此宝,只是好看而已。
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真有此宝在其上吗?静龙不知,只因那和尚把袈裟折叠起,安放一处,当做珍宝?
如若有其宝,袈裟可否又有其功能?
可静龙知道,神话传说记载,唐僧最终携其弟子几人取得大乘佛法而回,修得金身。
一路向西,至死不悔,可真是个执着的人啊!
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此时正直秋深时节,鸡鸣得早。
静龙无聊地陪着三藏法师迎着清霜,看着明月,向西方行进。
静龙也想着去看看那西天路上的一景一事一情,看看那劫难是否真的向那传说一样渡过。
其实,最关键的是静龙自从进来之后,发现进得来,出不去。
只好如此,也许这是那命运的安排吧!
行至数十里,见一山岭,拨草寻路,崎岖难走。
和尚恐错了路径,问静龙曰:“施主可否知道路径,何方为去处。”
可静龙此时不知为何,正在睡觉。
也许是那三藏离别大唐后的悲伤心态,感染了静龙吧!
虽然和尚不说,但静龙魂在其内,能体会道其离别的伤悲、落寞。
静龙想家了,想念自己家中的父母亲人了。
也不知家人可否还在,毕竟已经无数年过去了。
想着想着,静龙就此睡去了。
睡梦中梦到了那仁慈的阿妈,
梦到了那严厉的敬父,
梦到了那可爱的弟弟,
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