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番外(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2章 番外(三) (第3/3页)

军去蜀中救治灾民。

    但那人却执意要去,在那人在乾清宫外跪了一天一夜后,他只能答应让他去。

    为了确保贺之靖的安全,他几乎将宫里所以的御医召集了起来,让他们跟大将军一同入蜀,随行的还有大理寺少卿符锦。符锦的理由很简单,他是蜀中人。于情于理,都应该回蜀中。

    贺之靖跟那个叫符锦的一起入了蜀中,他也没因此轻松起来,除了要每日担心贺之靖的安全外,他接到了当初派去追赶卢家余孽的暗卫的回信。

    当年卢太傅死后,他的心腹,带着卢家一个少爷的私生子,逃到了蜀中之地的一个县城里。

    或许是他派出的御医起了作用,两个月后,蜀中的灾情开始缓解。在得知贺之靖差点也换上时疫后,差点被吓个半死的他,立刻下旨让贺之靖回京。

    然后让暗卫秘密前往那个县城,下旨焚城,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卢家余孽,一个不留!

    当时的他绝没有想到,这道命令,成了压死他与贺之靖之间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永远无法忘记,在得知他下旨焚城后,贺之靖眼中弥漫着的绝望。就如同一个身处黑暗之中的人,失去了最后一丝光明一般,那双向来清朗的眸子,变得冰冷如霜,里面再没了一丝往日里的柔情蜜意。

    他说:“我总以为你还小,等你再大一点会悔改的,却没想到,终究还是我错了。你不会悔改,永远也不会。”

    在贺之靖离去很多年之后,他才明白,那人可以原谅他为了权势,暗杀卢太傅一家,甚至为了权势,烧死自己的嫡母亲弟,却绝对无法原谅,他将无辜百姓的姓名,视如草芥!

    在无数个醒来的黑夜里,他常常回想,如果当初知道他会与那人成这样的结局,他还能不能、会不会这样干净果断的下令焚城?

    最后得出了结果是,他会下令。从小见过宫廷里各种阴谋诡计的他,天生对任何人没有安全感,哪怕是他一心恋慕着的贺之靖,也无法带给他安全感。

    除了手中的权力,他不相信任何人、任何东西。

    贺之靖走了,那人在宫门外跪了三天三夜,跪到旧疾复发。

    他无法不答应,除非,他真的想要他的命。

    他能对天下任何人硬起心肠,却唯独无法不对贺之靖心软,哪怕这违背了他自己的心,但因为他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贺之靖,他只能认了。

    他愿意,放他走。

    靖平五年,贺之靖辞官离京。

    那天,下着蒙蒙的细雨,他没有带任何人,一个人独自出宫,站在雨中,目送着马车渐渐远去,一如当年贺之靖得胜归来时,他站在城楼上,迎接他的归来。

    他曾信誓旦旦的要得到这个人,却从未料想过,一切会以这样猝手不及的方式,结束。

    贺之靖离开的半年后,他接到了一封密折,署名人是江夏,贺之靖的亲信。在那之前,他竟然从不知道,先帝死之前,曾秘密派人,给贺之靖送了一封信。

    在心惊之余,一*的暗卫被他派遣出去,查探回来的消息,却惊人的一致:贺之靖手中确实存在着这封信,一封足以将他拉下帝位的信。

    一个人不吃不喝在寝宫里呆了三天后,他拉开寝宫的大门,阳光一瞬间涌入他的眼底,他的眼眶,便不由自主的,在那一刹那溢满了泪水。

    “朕总以为朕会例外,却没想到,天下人说得对,帝王无情。”

    之后的事,便很清楚了,他下令将贺之靖压入昭狱,然后亲自下令,将他天下间,最**的人发配边疆。

    暮雪铺满帝京的街道时,便是他再见那人之时。他用两年的时间放权,纵容出天下最大的两个权臣,然后数着日子,等着贺之靖的归来。

    从边疆传回战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时机成熟了。他想,无论对方是否能理解他,他相信,一心希望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贺之靖,会在谜底揭晓的那一刻,会原谅他对他做的一切。

    从黑匣子里拿出废后遗旨时,他满心欢喜的以为,那人是真的原谅了他。只是他没想到,靖平八年,他等回来的,不是那人彻骨的恨,或者缠绵的**,而是他的尸体。

    却原来,到头来,他算计来算计去,费尽心机,什么都得到了,什么也失去了。

    后记:

    靖平八年五月,蒙古新任可汗派使者入京,表达蒙古对大雍皇帝的臣服之意。

    靖平八年九月,万朝来贺,四海来夷,从此天下一心。帝心大悦,下令大宴来使。当是时,歌舞不休,君臣尽兴。

    宴后,帝立于乾清宫前,于碧海夜空下,站了一夜,次日清晨下旨,改元:宁远。

    群臣皆惊,问帝何故改元?

    帝言:边关既定,太平已达。五湖四海,何处无靖?

    熙明帝为帝四十一年,除了他终身未立后外,最令人不解的,便是在他当政期间,曾多次改换国号。但纵观其一生,却仅有一个国号,用得时限,超过了八年:

    却正是:

    靖平之后,再无八年。

    绿梅**,山河空碧。

    归期不定,江山永寂。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