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鲍家街43号 (第2/3页)
心服谁,可着实不容易。
不过,虽然这些人嘴说着看不起那帮“远来的和尚”,在心里可对于那一个个交流的名额很是眼热呢。虽然交流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但好歹那也是“柴院”,在世界排名能进前十的音乐学院,能够在那里学习一个月,对于一个职业演奏家来说,绝对是人生中十分值得炫耀的一段经历。因此这些人表面看不起柴院过来的学生,私下里却都俱是摩拳擦掌,一个个争得很厉害。
当然,到了今天,这些参加交流演出的名额大多已经定了下来,学校内部的选拔很严格,基本都是各凭本事,最后剩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即便是如此,面对柴院的“远来和尚”,这些人也是底气不足,虽然嘴不说,但自家有多少斤两,这些人还是心中有数的。
刘宇凡和陈思颖两个人,也被编入了欢迎大军中。虽然说附中和中音两个学校分属于两个系统,但两者的关系还是十分密切的。像到了这种事的时候,中音的人手不够,从附中叫过来一些学生“撑场子”很正常。
站在欢迎的队伍里,两个穿着看去有些傻气的蓝白校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没想到过来附中也会碰到这样的事。”刘宇凡看着手里的塑料花,哭笑不得的说道。
“就是,这么一所大学校,也不能免俗啊,唉,还害得咱们师姐弟两个给他们摇旗呐喊。”陈思颖叹着气说道。
“唉,来了来了!”人群里也不知道是谁发了一声喊,立刻打断了正在闲聊的两个人。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一辆双层的豪华巴士,缓缓地从门口开了进来。顿时,站在路两旁的学生们开始卖力地摇晃起了手里的“装备”。
科兹洛夫斯基坐在巴士里,看着下面这些学生们,脸露出倨傲的笑容。他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希望之星”,被誉为学校最有可能成为“基辛第二”的天才学生,此番前来中国交流,钢琴系的学生中只来了他一个人,可以说他就是代表着钢琴系的形象。他的老师,也就是此番带队前来的那乌莫夫教授,对他寄予厚望,来之前就曾经和他说过,要他好好表现,让中国人见识一下柴院真正的实力。
四岁学琴,师从那乌莫夫老师,一直接受最为正统的学院派教育,七岁便获得全国柴科夫斯基杯少年钢琴比赛冠军,十三岁参加肖邦杯获得银奖……科兹洛夫身,笼罩了太多太多的光环。虽然现在整个俄罗斯公认的钢琴天才是基辛,不过在科兹洛夫心里,却一直认为自己将会比他更为出色,而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欢迎仪式盛大而隆重,对于这次交流,无论是中院还是柴院,重视程度都很高。休整了一个午之后,下午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一号音乐厅,由中音交响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联合举办了一个专场音乐会,包括柴院交流团和中音的师生在内的共计两千多人参加了音乐会。在音乐会,交响乐团演奏了包括柴科夫斯基《四季》、《罗密欧与茱丽叶》等在内的多部中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