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鸣惊人(下) (第3/3页)
用时,却发现全身上下被一层东西所包裹起来。
叶凡有些慌张,不过片刻后他便知道这不是东西,而是一个人,就是当时自己与旧屋中的中年男子叠合的一幕。
“难道说......”他不仅猜到了大概功能,并且心中狂喜地回忆起那个中年男子的长相。
“原来这就是‘灵魂’!”
叶凡不再乱想,深深吸了一口气接而缓缓抬起双手扶于钢琴上。
他的突然举动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了过,只听他轻轻地吐出几个字,“致爱丽丝......”
没错,那个中年男子正是贝多芬。
贝多芬写这首曲子时的背景有很多版本,无论是怎么样的由来,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便是这首曲子是其对爱情无限追求和向往的代表作。
曲子很简单,以回旋曲式写成。是古往今来人们记忆深刻的钢琴曲之一。遗憾的是,贝多芬少年成名,集古典派之大成,创浪漫乐派之先河。可是一生坎坷,没有家庭......
叶凡沉浸其中,当他弹下第一个音、第二个音、第三个音......他就知道自己赢了。
就如系统字面上所说‘灵魂’两字。音乐中被赋予了过去的灵魂,同时演奏者的灵魂也交融在一起——过去和未来,旧灵魂与新灵魂,两具身体就像完全一个人似得一起动作。
手指、踏板、琴弦......奏出前所未有的‘清风’。像是客栈尘缘的夜晚,月皎波澄。悠悠扬扬的‘清风’,拨弄着一种情韵令人回肠荡气。
人们渐渐痴呆,忘记了手上还举着的手机正在录象,任由它歪过一边。当曲过半数,感情随着琴声骤然浮起,人们心底的悲伤之情立刻夺眶而出。不知为何,明明是普及非常的曲子,明明是单调回旋的曲式,为何这个年轻人弹奏时给予了某种魔力。
它就像拨弄你心底的琴弦,总能在跌宕起伏之际突然给你那么一下。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得了冲冠而起的悚然,更没有人后悔鼻子一阵发痛的酸涩。
甜蜜、苦涩、生与老、病与死、缤纷的一生永远逃不掉这么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爱情......
PS:求推荐+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