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送别的人们 (第2/3页)
,说啥子话,都乡里乡亲的。”那人挥挥手,说道:“我还是去村长那看看,再有啥需要的,再张罗张罗。”
人走后,苏宇感慨的说道:“一家有事,全村出动,这样的事儿,也只有在农村能看到了。”
徐天青点点头:“这都是情分,乡亲们平时虽然对我爷爷,可能亲近中有那么一点敬畏,但关键时刻,还是都很帮忙的。”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rì久相处出来的温情,很暖人心,苏宇理解的点点头。苏茹这时从外面跑进来,难以置信的看着苏宇,说道:“爸,妈妈她,真的醒了!”眼角还有没擦干净的泪痕,苏宇爱怜的摸摸她的头:“是啊,真的醒过来了。”
苏茹破涕为笑,却开始抱怨起来:“爸你早知道了,怎么不告诉我。”苏宇说道:“早告诉你,你不抬脚就赶回去了。爸爸还有事没办完,等明天过后邵阳会开车来接咱们。”
“我不管,我现在就要回去。”苏茹现在还哪有心思管别的,把手机往兜兜里一塞,转身就跑了出去。
“小茹!”苏宇喊了两声,也没见女儿停下脚步。
“真是个不懂礼貌的孩子。”苏宇歉意的对徐天青说道,后者笑着摇摇头:“人之常情,如果是我,恐怕也会迫不及待的回去。苏先生”苏宇开口打断:“我长你一辈,叫先生也是生分了,就叫我苏叔叔吧。”
徐天青点点头,说道:“苏叔叔,明天我爷爷入殓,您不需要非得来,您前后两次登门,心意到了,我代爷爷收下了,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苏姑娘她一个人也不认识路,您还是追去看看吧。”
苏宇也不放心女儿,点点头说道:“我去追她回来,明天早上,我一定到场。”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徐家大门前就聚满了人,院子内摆满了用纸罐,里面微亮点着烛火,一共四十九个,摆放很有说道。
屋内灵堂前香炉、烛扦、油灯、白蜡、供果一应俱全的摆放在桌上,墙壁上,炕上,窗户上,凡是平rì里常人可接触碰的地方,都被蒙上了白sè的单子。
徐天青跪在灵前,边儿上站着一个穿着很讲究的老先生,是远近闻名的yīn阳先生,姓钱,早些年凡是家有白事,都会请他来,只是这些年钱老先生已经退休,来的活都是他儿子接的。可是村长找上门的时候,老人家一口就应承下来。
灵柩中,老人穿着一身寿衣,遗容被修正,依稀可见往rì模样。
“孩子,时辰到了,这就引路吧。”钱老先生声音很温和,徐天青有些恍惚的点点头,只见钱老先生拿起一根筷子,用棉花包住头,在盛满清水的瓷碗里蘸了蘸,先在老人的双目前虚划而过,口中念道:“开眼光,亮堂堂,见弥陀,喜洋洋。”再点双耳:“开耳光,听十方,极乐界,妙音扬。”
钱先生一开眼光,二开耳光,三开鼻光,四开嘴光,五开心光。最后在脚心一点,念道:“开脚光,神通广,一念顷,到西方。”
“故友亲朋,瞻仰仪容。”无论是远近乡亲,还是远道而来的城里人,都来见过老人最后一面。
而后,钱先生冲门外一喝:“撑灵棚,定棺!”外面几个打下手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个人就是魏东。这个懒散汉子倒是说到做到,这抬棺的活,应了下来,就真的来了。
老人的灵柩刚被抬起,徐天青忽然开口说道:“等一下。”
钱先生眉一皱,就见徐天青从怀中取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一眼倒是瞧不出是个什么东西。徐天青走到爷爷灵柩前,怔怔出神半天,强忍着没让泪水流出来,将手中的珠子放在老人的口中。
一双手死死的把在棺木前,不松开。
魏东看着难受,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徐天青身子微颤了一下,放开手,退到了一边。
……
按照爷爷生前交代,徐天青八个纸童儿放在灵棚前,取过一枚银针,打来一盆清水,捏着银针在盆内一蘸,分别滴在八个童儿身上。
接着在爷爷的棺木上虚指一划,手指一松,银针就落在下面的泥盆里。徐天青将爷爷生前的穿过的衣物放在里面,连着八个纸童儿,一起烧掉。
徐天青神情呆然的自言自语道:“爷爷,这八生童儿烧给您,您在那边也不会寂寞了。”说完他将泥盆高高举过头顶,然后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