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五章 疏疏 (第2/3页)
“呵呵,我也想多修几条轨道啊,不过,凤爵爷算过修一条轨道,一里要多少星币吗?维护一条轨道,又要多少人力、物力,要多大的人员、物资流量,收益才能足够维持一条轨道的养护成本,……。”
郑志祥以为,凤如山所谓的修路,是修轨车专用的轨道,而不是一般的道路。
罡星神州,虽然有以火油为燃料驱动车船的技术,但主要的用途,却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以及有轨的轨车,和一些特殊的车辆,比如战车,至于如狄元芳所驾的机车,不仅又重又颠,耗油费钱不说,速度也不快,甚至比角马还慢,而且造价昂贵,与其说是一种交通工具,不如说是一种富人的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符号,因此数量很少。在城里开着玩玩还无所谓,真正的用途,几乎可以忽略。
“……,轨道的价值,主要还是战时快速集结兵力和大灾大难时救急,作为活跃民间经济和通常出行方式的手段,不现实,根本竞争不过传统的角马运输,当年燕赵国等王国,也曾经大规模的修建轨道,结果有目共睹,凤爵爷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相关的资料,……。”
罡星神州现有的轨道,绝大多数是连接大城市和军事堡垒,对广大乡村地区的影响,作用甚为有限。
而对修轨道的得、失、优、劣,擎天城、吴越国、大周帝国,自然是深入研究过的,而且有人曾经具体试验过,郑志祥号称能吏,作为擎天城副城主,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一点也不外行,至少他觉得自己比凤如山更权威。
角马,性情温顺,大批的饲养甚易,虽然最顶级的角马,还要从厥匈族购买,而且价值不菲,但骑乘、拉车和运货的普通角马,人类,足以自给自足,不缺。
“城主高见。不过除了轨道,普通的道路,也同样不可忽视,……,路修好了,角马的速度也能增加一大截,人口和物资的流通成本减少,交通快捷了,乡村独立小城堡的生活,对不少有钱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吧。这样的话,不仅擎天城的辐射力会增加,擎天城的地价、房价也会降下来,让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在擎天城安家,一举两得,……。”
其实,擎天城附近山区的情形,和当初凤鸣山地区没有高速飞船基地的原因差不多,不是修不起,而是不经济,至少在郑志祥等人的算法中,不经济。
但凤如山的算法,和郑志祥他们有点不一样。
对擎天城的拥挤以及由此造成的房价昂贵,凤如山有切身的体会,而如果有快捷的交通,他相信,一大部分有条件的人,会和修仙界的情形一样,宁愿选择离城中心稍远点的庄园,而不愿挤在城中狭窄的小阁楼内,这样的话,现在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者,也能实现自己的住房梦。
华夏大陆,除了高速飞船,普通的飞船,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同样的扮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