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过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过关 (第2/3页)

反噬也挺厉害的吧,以后要谨慎、少用,用则必杀,免得被有心人知晓。”

    “谢老祖教诲,如山晓得。”

    “这是一块暖魂玉,可以略为加快神识的恢复,平时对神识也小有补益,我佩戴多年,不过现在对我已经没什么用了,送给你吧。算是给你的见面礼。”

    “谢老祖赏赐。”

    凤如山恭敬的接过一块晶莹yù透的玉佩,看着rǔ白sè的玉心那一抹淡淡的绿意,感受了一下玉佩的温润,心暗想:“还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这暖魂玉,恐怕要上千灵石,随手就送出去了。”

    “你的资质,如果是在人妖战大之前,算是很不错的,正适合修炼我们凤家的chūn风化雨决。但华夏神州三千世界,我们岐山境本来就是小境,修仙水平很低,更是当年最惨烈的战场之一,导致天地灵气十分稀薄,现在各种天材地宝更是几乎被搜刮殆尽,老实说,别说我们一个小小的凤家,就是境内的大宗门,也未必有你修炼到金丹的资源。不过你能筑基成功,已经大大超出了你父亲的期望。嗯,你父亲虽然没有灵根,但据说ìng格勇毅果决,才武略都十分出sè,听说你的两个哥哥也不错,一年前你父亲被家族任命为栗城城主,你哥哥也在栗城,有空可以去看看。”

    凤南天又喝了一口茶,久久无语,象是在品茶,又像在尽力回忆他那个凡人后辈的印象。

    原来,凤如山是华夏神州岐山境内修炼世家凤氏家族的一个旁系弟,父亲凤慕白和母亲王静以及大哥凤如龙、二哥凤如虎都不具灵根,无法修仙,倒是凤如山是金木水火土五系灵根俱全。

    可惜五灵根在当今华夏神州修仙界算是十分低劣的灵根,炼化灵气的速度比起双灵根修士来慢上不少,更不用说和天才的单灵根修士相比了,而且据说突破瓶颈也更加艰难,大多五灵根修士终生都无法筑基,在炼气期抑郁一生。

    上古时期也有不少适合五灵根修士的功法,但修炼条件都十分苛刻,无一不要求大量的天材地宝和海量的资源,华夏神州上已经很少人敢于尝试修炼古法了。

    其实不仅仅是五灵根修士,几乎所有的上古功法都面临修炼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因为这,大量的上古功法传承断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一代代的修士慢慢地对功法进行改变、创新,使得它们适合现在的环境,不过由于五灵根修士修炼速度慢的原因,更少出现高阶修士,也就更少出现合适的功法,如此恶ìng循环下来,使得五灵根修士几乎变成了修仙界的悲剧。

    凤家的chūn风化雨决也是适合五灵根修士的上古功法,不仅需要五行兼修,要求修士感悟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最令人绝望的是要炼化大量足够年份的灵药的生命jīng华---功法称之为生机。

    修炼chūn风化雨决的修士,筑基后丹田内会长出一棵本命灵木,修士不仅要积累灵力,还要通过吸收炼化灵药、灵木、灵草的生命jīng华和本命灵木共同成长才能突破瓶颈,继续进阶。

    而且吸收草木的生命jīng华并不同于炼丹,炼丹是在丹炉融合灵药的灵力,结合特殊的炼丹手法凝聚成丹,一炉可以炼很多颗丹,比如炼气期修士最常用的增元丹,一炉丹八种药材,熟练的炼气期的炼丹师只要半个时辰,成功率一般也在成左右,成功的话最多一炉可以出三十颗丹药。

    当然培养一个炼丹师十分困难,不仅需要修士有炼丹的天赋,前期的投入也不是一般的小家族能承受的,象凤家也只有一个筑基期的炼丹师和三个炼气期的炼丹学徒而已。

    而吸收灵药的jīng华不能借助于丹炉,只能全靠修士的神识和灵力炼化药材,同时运行秘法吸收灵药的生命jīng华,当然也可以多种药材同时进行炼化吸收,在吸收jīng华的同时炼化成丹,称为心炼之法,但对修士的灵力和神识的要求太高了。

    象凤如山练气十层时尝试用心炼之法炼制增元丹,一次最多只能炼制一颗增元丹不说,还要花费二个时辰以上,而且成功率一成都不到。

    当然,由于心炼之法完全由修士自己掌握炼制过程的一切变化,可以适当的调整丹药的五行灵力比例,使丹药更适合自己的体质,效果比标准的量产丹药丹要好很多。

    比如同样回复灵力的回气丹,凤如山专门为自己炼制的回气丹回复的灵力总量和坊市卖的回气丹差不多,但丹药的灵力是需要炼化的,完全炼化一颗坊市的回气丹需要大约两个时辰,而他的回气丹只要一刻钟左右。

    事实上,最开始的chūn风化雨决,并没有考虑把灵药炼成丹药,仅仅是的吸收灵药的生命jīng华,只是后来,鉴于各种灵药越来越珍惜,修士心疼炼化生机后药材的灵力白白浪费,才另辟蹊径,研究出了心炼之法炼丹的,主旨还是用来感悟五行的相生相克之道,对灵力的利用效率自然很低,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而凤如山这些年,偶尔也会为可靠的朋友用心炼之法炼制丹药,丹药归朋友,自己也多了炼化生机的资源,否则仅靠他自己收集药材,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快的修炼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