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火药与火器 (第2/3页)
出现了两个新的兵种,一个就是神机兵(火器兵),而另外一个则是车兵――战国时期被抛弃的战车重新焕发青chūn。
明朝前期正规营编制:
全营兵力:步兵3600人(全配火器);骑兵1000人;炮兵400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大连珠炮);共计官兵5000人。
装备火器:霹雳炮3600杆(步兵火铳);合用药9000斤;重八钱铅子90万个;大连珠炮200杆(多管火铳);合用药675斤;手把口400杆(炮兵防身用手铳);盏口将军160位(野战重炮)。
神机营的战法:
据史载,神机营为了能够保证长时间持续的shè击,通常分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处于队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shè击,再由处于队列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shè击。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shè击之后,马上将神机铳递回中间一排的士兵,同时从中间一排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神机铳。中间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负责从前排士兵的手中接过shè击之后的神机铳,并向后传递给第三排的士兵装上弹药;另一方面负责从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已经装好弹药的神机铳,并向前传递给前一排的士兵。
明朝火器:
明朝建国之初,火器的发明和制作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中国的封建时代,明朝的火器发展到达鼎盛时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种颇多,形式复杂。由于火器的蓬勃发展,明代军队普遍装备了火器,战争的主要武器转向了使用火器。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时,就曾使用火箭作战。但随着承平rì久,火器的发展开始迟滞起来,逐渐被西方国家超越了。而嘉靖之后,南有倭寇,北有鞑靼和后金,内忧外患严重,军事斗争十分激烈,促使火器在明朝又继续发展起来。当时的有识之士就提出了“有jīng兵而无jīng器以助之,是谓徒强”;“若有人无器,则人非我有矣”(《徐光启集》),这一批人大力推动了火器技术的发展。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明人主要学习和改进了西方传入的各类火器,其中佛郎机和鸟铣被明军改造和完善之后大批量地装备了军队。在学习和仿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