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寸土必争的冲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寸土必争的冲锋 (第2/3页)

后腰的阵型。这让全队都迷茫了,马里诺在想些什么?

    对手摆明了要跟自己打阵地,这时候不就是对冲,开谁的攻势猛?谁能拼到最后吗?锋线只有帕拉西奥和吉拉迪诺,算上一个游曳的影锋张浩翔攻击强度根本不够跟米兰对攻,攻防俱佳的梅斯托和维罗索,和一个擅长防守的斯图拉罗,这样一个摆明了的4312的阵型就有了雏形。热亚那的进攻箭头有所削弱。

    兵力是不是有些太散了?这是热亚那绝大数球员所想的。

    可马里诺没有给大家做出明确的解释,实际上,战术如果交代的太彻底,那么队员的脑袋里就会固定套用一个模式,这太影响发挥了。当然,马里诺没有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阵型表面上看是兵力扩散,但如果一个环节出彩了,也许就成了热亚那的杀招。

    他没有说明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但助理教练在马莱萨尼时代就是热亚那青训系统,看着张浩翔走出青年队,进入主力的昆汀看在眼里,大胆猜测马里诺的战术构思中,球队关键点就在于张浩翔那个位置。

    左前卫?恐怕是他最擅长的前腰吧?

    昆汀猜测着马里诺的战术意图,他突然觉得,让二十岁的张浩翔去面对斯坦科维奇和斯内德,会不会太嫩了一点?毕竟,那两位已经是世界级了,而他还只是一个刚刚走出热亚那,让亚平宁逐步认识的新星,球场上可没有那两位世界级拥有大将风度,虽然组织进攻能力有目共睹,可他还是缺少了对阵斯内德和斯坦科维奇的气势啊。

    昆汀这样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他猜得没错,马里诺是要让张浩翔在战术中充当前腰,只不过位置飘忽了一点。但马里诺更加疯狂的想法是,结合张浩翔突前插上的能力,这个前腰并不安分守己,有些时候他会撇开组织任务,进入对手后防突前偷袭。

    这就是进攻的亮点,把握住张浩翔的这个特点,也许下半场的局面会被打开。

    、、、

    、、

    、

    下半场开始,热亚那率先发球。

    只是开球之后不到三分钟的时间,球迷们就发现,局势似乎开始发生了变化。

    国际米兰有效的进攻似乎无法组织起来了,米兰的球迷们开始寻找问题所在。

    难道是换下一个进攻球员,换上一个防守球员的缘故?那也不对啊,热亚那的防守强度虽然加厚了,但进攻丝毫不弱啊。

    提瓦泽约看着大屏幕一直觉得很揪心,他和无数米兰球迷一样,想要寻找球场上战术变化的那一个点。在他看来马里诺的战术安排中规中矩,以至于他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到底热亚那的战术变化出现在哪里了?

    很明显,维罗索的上场只是增加了长传频率,国际米兰后卫回防的更加频繁,热亚那的锋线冲锋更加激烈。两队的对攻战丝毫不减,可国际米兰为什么就偏偏无法打出上半场的那些样的局面?

    球迷和媒体人看不明白,国际米兰主教练拉涅利当然看得出来,场上的局势正在一步步的朝着国际米兰不好的方向走。因为,他的中场被封锁了!

    不,封锁这个词并不合适,而是被铁壁合围。

    斯图拉罗和梅斯托轮换着来,再算上锋线的张浩翔,三个人,将内斯的的内线和外线锋的丝丝的。斯图拉罗中前场纵向串联,虽然没有张浩翔的覆盖面大,但却阻挡了两边对斯内德接应。

    别说传球了传球,斯内德只要一触球,斯图拉罗就逼上去,一米七零的斯内德,在张浩翔,斯图拉罗的面前一点便宜也占不到。他的长传球犀利,可在干扰下根本无法有效的落入理想的地点。长友佑都几次前去接应,却都被插上的梅斯托紧跟着,长友佑都无法接球,麦孔就更不行了,也许维罗索体能不如麦孔,但速度绝对不输给巴西边后卫。

    实际上梅斯托和维罗索的风格很像,速度快,体能不算顶尖,但能突前能传中,攻守俱佳。所以两个人形成了边路的屏障,阻碍了国际米兰的两翼。

    国际米兰中后场陷入苦战,这导致了中前场的哑火,因为本场比赛国际米兰的关键先生被堵死了。三角阵的铁壁合围,斯内德就算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突破。

    下半场开始五分钟就打出了这样的犀利的战术,拉涅利决心提前启用坎比亚索。斯内德已经被封死,他决心放弃斯内德进攻,让坎比亚索来担当组织任务。

    阿根廷人坎比亚索能穿能带体力悠长,在拉涅利的战术思想里,他是负责全队中后场攻防转换的关键点,活动区域的覆盖面比较大。除非陷入苦战,否则不会盲目的使用坎比亚索。

    国际米兰的战术其实分为三层,斯内德前场锋线组织进攻,老将斯坦科维奇负责中场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