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分封功臣 (第2/3页)
,论功行赏当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是皇族至亲,朕的心里非常尊敬你,但不能因为这个就任意赏赐给你和功臣一样的赏赐”
一席话说得李神通面红耳赤,闭口不言
李世民又说:“为政之道,只有无私才能让天下人心服行赏只能按功而论,任用有用之才秦王府的人虽是我的旧部,但有的人却缺德少才,只会空发怨言,这哪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呢?”
听了李世民的一番言辞,众将心悦诚服,纷纷说:“陛下如此大公无私,对至亲的叔父和旧部没有一点私心,我们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一点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唯有尽力报效国家了”
李世民:“还有谁觉得赏赐不当的?”
段志玄道:“陛下对淮安王都如此,我们本来有些议论,看来是不必的了”
李世民点头道:“本朝立年号为贞观,就是中和正的意思朕要时刻以贞观为治国之本,你们也要以贞观为准,支持朝政”
退朝以后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想两仪殿走去步入两仪殿后,只看见殿内一组屏风上,贴满了奏章
房玄龄道:“陛下,前两天在太极殿讲到贞观,讲到中和正,我在想,如果真的是中和正,有些事情是不是反而不好做了呢?”
“什么意思?”李世民说
房玄龄犹豫了一下说:“我看陛下不妨想得再远一点”
“怎么样?”李世民问
房玄龄答:“我知道,晋阳起兵之后,打到长安,一路上,太上皇封官许愿无数,以得天下的道理来说,这是争取人众,是良策凡谋取天下者,都是这样但是对陛下来说,是一个负担为争取一方势力,太上皇常常赐姓,比如李艺,本姓罗,赐姓李李世绩,本姓徐,赐姓李这样赐姓,为的是笼络势力,各朝各代,也都是这么做的我还知道,太上皇得了天下,封王无数,这当然也是历朝历代的办法,为的是统治天下周朝的时候,是分封建国,也就是所谓的所谓封建后来封建坐大,有各国之争,所谓战国秦皇再一统天下,改制为郡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周代说的是周王拥有天下土地的所有权,但是,治权分散给分封的各国秦皇改制郡县,将治权和所有权收归皇帝一人到了汉高祖,又是分封,又是郡县,有些不得已到了汉景帝,晁错建议削王,收回分出去的治权,结果引起七王之乱,请诛晁错,汉景帝不得不杀了晁错再李承明现在还好端端地在幽州,李孝常还占据着巴蜀,建成余孽和心怀不诡的人们心里还有观望”
李世民点头道:“是这样可是你现在跟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房玄龄沉默了很久才道:“为陛下计,我要说的是,陛下虽然贵为皇帝,可是太上皇的势力还在,裴寂、封德彝这些老臣,随时会掣肘我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