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议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帝议事 (第2/3页)

了承明以后,朕想在五年之内不再妄动刀兵。”

    “朕今日让众卿家来此议事,这就是原因之一。炀帝暴政,使天下大乱,群雄纷起。在座之人,多历两朝,对炀帝之失感触良深。萧公,褚亮,等一会儿你们可就此话题多说两句。唉,这些年群雄混战,虽被太皇一一扑灭,然山河破碎,百姓凋敝,可谓民不聊生。目前除京畿之外,其他各地百姓逃散,田园荒芜。经户部统计,现在的民户数目,不及前隋最盛时的五分之一。大家都好好想想,有什么好的,与民生息的办法。”

    众人纷纷点头,心里都开始叹息战争的残酷。

    像其中的封德彝、萧瑀、陈叔达等人皆两朝为官,熟知史事,尤其对隋文帝治下的仁寿年间和隋炀帝大业初年的繁荣景象追怀不已,当时的社会富庶程度和民户的兴旺,是自晋朝以来从没有的。

    李世民接着道:“原因之二,是我朝的吏治不好。太皇这些年将精力放在征伐,他性格简慢,将国事多委以臣下。臣子中不乏忠谨之人,也难免良莠不齐,有些人背着太皇自行其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向坐在前排的裴寂扫了一眼,裴寂看到李世民那锐利的目光,虽然心里怨恨,但也没有办法,只得低下头来。

    这时,李世民的声调变得高亢起来:“废太子帮助父皇辅国,然不将心思用在正道,肆意放纵臣下,使政刑纰缪,官方弛缓。唉,这吏治之道,为何就不能清明简约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武德之初,李密降唐。京城之官欺他是一名降人,又以为他家中有金山银山,大小官吏都变着法儿前去勒索,这分明是前隋遗风嘛!他们的所作所为与虞世基毫无二致!对了,如今天下民户不及前隋五分之一,然我看各级官吏却不比前隋少。”

    虞世南听到李世民提自己的哥哥,不由地羞愧地低下头去。

    虞世基虞世南兄弟会稽余姚人氏,出生官宦世家。两兄弟自小就负才名。隋炀帝当政期间,刚愎自用,不纳谏言。虞世基迎合隋炀帝的心意,逢迎拍马,因此获得一再提拔,官居内史侍郎,专典机密,即以中侍郎衔行宰相职务,同时他家庭生活豪奢,类于王侯。而虞世南则耻于炀帝之为政,仅为起居舍人这样的小官,生活极其清贫。可是,兄弟二人却是住在一起,十分爱。虽然为官的理念不同,却能够做到如此,弟固然贤,兄其实应该也不十分坏。宇文化及江都兵变,要杀虞世基,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得,显示了浓烈的亲情,同时,虞世基的儿子们也是慷慨赴死,不避刀兵,家庭豪奢若此,而父慈子孝,可见虞世基应该也不是个忘本的人。

    “玄龄,你将这件事儿好好查一查,养着这么多的官吏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不说,还不知要多生多少事,该裁撤的就要坚决裁撤。”李世民接着又高声说道。

    群臣吓的不敢多发一声,待他话音一停,满馆寂静。

    这使李世民又觉察到自己的严厉,遂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