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郭李对话 (第3/3页)
“什么风把你吹来啦?”徐世勣试探着问。
“说出来你可别怪我,门那布条儿是我昨日夜半留下的。不过,那不是我的意思,我不过是奉命行事。再说,我原本也不知道这儿是你们家。翟让只告诉我说这是卫南首富之家。今日一早我向街西口卖烧饼的老头儿一打听,才知道卫南首富姓徐。我就猜着准是你们家。嘿嘿!果不其然。”单雄信笑着回答道。
十年前的单雄信单纯老实,干了什么坏事一向不打自招。十年后的单雄信依然如此,令李世绩对他刮目相看。
“现在既然知道了,你打算怎么办?”李世绩问。
“当然是帮你走路了!我还能坑你?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听了这话,李世绩笑了一笑。不过,不是表示同意单雄信的主意,只是表示满意单雄信的态度。
“怎么走?往哪儿走?再说,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就算人走了,房产、田地、库房里的粮草怎么走?”李世绩问。
“那你说该怎么办?”单雄信顿时没了主意,两眼瞪着李世绩,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十年前的单雄信就是他的跟屁虫,连撒尿都要等着跟李世绩一起撒。
“你带我去见你们的翟大王,我自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李世绩说,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令单雄信佩服得五体投地。
“徐某谈不富有,不过,比起山的兄弟们嘛,那还是好多了。敝庄现有小麦一万石、大米五千钟。子曰:“君子周急不继富”。与其缴皇,何如送给大王?大王如果不嫌少,这就可着人下山去敝庄取来。”这是李世绩与翟让的开场白。话说得极其漂亮,令翟让佩服不已。立刻命人给李世绩备座茶,翟让懂得欣赏这话,说明翟让也不是等闲人物。
看见翟让接受了这说词,李世绩话锋一转,说道:“山弟兄大都是本郡人,尤其是大王你,本是东郡有头有脸的人物。东郡有谁不识?有谁不知?山下左近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抢自己的父老乡亲,好意思么?况且,咱这地方穷,就算把咱这儿仅有的几家大户人家都抢光了,能有多少钱粮?能成多大事业?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什么?因为窝边草是兔子的掩护。如果咱到外边去抢,回来再分些财物给山下的穷困户。倘若官兵来剿,山下四邻能不替咱掩护?窃闻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么着,咱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也不枉为人一世。不知翟大王以为如何?”
“嗯,说得好。”翟让点头,“能不能再说具体点儿?你所谓的外边,究竟指哪儿?”
“荥阳、梁郡,汴水所经,往来商船不可胜数。咱只消往这两地去专劫商船,一准人财两旺。”李世绩答
翟让听了大喜,遵循李世绩之计而行,果然发达。五年之后,手下喽就由原本不足五百发展壮大至一万有余。
而富家少爷徐世绩也从此开始了他戎马生涯,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