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 (第3/3页)
灭绝,国邦沦丧。微臣不唯自身愿作良臣,且愿陛下满朝俱是良臣,勿使一人为忠臣。”赵弘智正色说道。
李世民犹似昏睡中被人猛击一掌,心里顿时清醒无比,以前有些迷茫不解的想法,也立刻明悟起来。
“身为明君,不在于朝中有无忠臣,而在于有无良臣。君若无良臣为羽翼,必是昏暗不明。昔日征战,在于明识良将,今日为君,在于明识良臣。若满朝俱是良臣,何愁国势不强,突厥不灭?”李世民兴奋地说着。
“皇明见,非微臣所及。”赵弘智拱手对着李世民深施一礼。
“朕欲明识良臣,求至贤至圣,该当何为?”李世民身为皇帝之尊,居然也对赵弘智行了一礼。
殿众臣望着赵弘智,心里满是钦佩羡慕之意,均想:“此人日后必封侯拜相,建不世功业。”
赵弘智虽然谦逊地侧身避开皇所行之礼,却并未显出受宠若惊的神情,侃侃而道:“皇欲识良臣,己须先明。唯有明君,才能明识良臣,君若昏暗,虽良臣近在眼前,亦不能识。君所以明,在于兼听,君所以暗,在于偏信。兼听者,目达四方,耳听八极。偏信也,目闭耳塞,虽智力过人,亦难明达。远者秦二世偏信赵高,天下溃叛而不得知。近者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贼遍天下而不得闻,以至国灭身亡,为英雄所笑。故为君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李世民喃喃念着,心中感慨万千。
“是啊,朕现在已不是谋取天下的大唐秦王,而是治理天下的大唐天子。朕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只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议定大事了。那样就是偏信?偏信则暗,则耳目闭塞,纵然他智力过人,也将如同秦、隋一样二世而亡。”李世民想。
“对,不,朕决不可偏信,自塞耳目。朕要为不世出的千古明主,就应该兼听,使满朝文武都是良臣。朕要大会群臣,共商治理天下之总纲,使国势强盛,击灭突厥,威服四夷。”李世民愈想愈兴奋,心中的忧烦与焦虑一扫而空。
“建成余党,一个也不能缉拿,不但不能缉拿,朕还要重用他们。把他们全部安排到重要的位置。”想到着李世民高声说道。
“不行啊陛下,您这样太冒险了!”长孙无忌和萧瑀齐声说道。
李世民摇头道:“拿下他们只会让长安城内的百姓和官员人心惶惶,那样更危险。照朕说的办!尤其是那个京兆尹裴秀达,让他去掌管北门。”
“陛下”长孙无忌道。
“放心,裴秀达绝对可靠,他不会拿自己满门几百口人的性命冒险的。”李世民笑了笑说。
李承明和阿史那萧骨带着一万四千骑直奔长安城下。
此刻的李承明意气风发,雄心勃勃。他披麻戴孝骑着“赤风”带着千余名身着白衣的铁骑绕城飞驰,破口大骂。薛仁贵和王虎臣手握长槊,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