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七章兵临潼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七章兵临潼关 (第3/3页)



    太子东宫显德殿里,杜如晦将茶盏里的水一饮而尽,然后道:“殿下,褚遂良来信庐江王李瑗反迹败露,已经王君廓率兵诛杀。李靖奉诏赴京已经过了风凌渡,估计明天晚间便可到长安了。还有就是”

    “还有什么?”李世民问。

    “还有就是温大雅已经在潼关苦战一日,可惜毫无进展。那里易守难攻。我们需要马上派一支可靠的军队赶去策应。但眼下关内道还找不出比潼关守军精锐的军队来,便是长安的城防军恐怕也比不上潼关守军。就算有这些军队里的将校也很不可靠,反与不反恐怕还在两可之间,如果我们现在有一支人数在潼关守军两倍又绝对可靠的军队就好了”杜如晦答。

    李世民笑道:“杜公放心,窦轨的蜀兵和李孝恭的江淮兵马上就到了,用不了几天我们就能打破潼关生擒李承明了。”

    杜如晦叹了口气道:“还有个不好的消息,夏州来报说梁师都集结了八万人南下,其中骑兵将近五万,都集结在夏州以北。突厥那边颉利和突利也已经集结了二十万人动向不明。”

    李世民舔了舔嘴唇道:“我估计他们应该会从榆林东北方向来”

    杜如晦问:“何以见得?”

    李世民道:“梁师都进军夏州,突厥兵若是要协同配合的话,理所当然应兵逼榆林打击我军防线右翼,夏州城池高深,易守难攻,何况我们已经吃了一次亏,突厥军大多数是骑兵,擅野战而不擅攻坚;榆林地处平川,无河流山川之险,无长城之阻碍,且城池不大,他们应该会先拿下此处,以此作为进图中原的前哨。”

    杜如晦点头道:“殿下说的有道理。”

    他沉了沉,加重语气道:“不过臣下不这样认为?”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盯着挂在墙上的大幅山川河流图道:“说说你的见地”

    杜如晦答道:“榆林地区历来是突厥南下的必扰之地,人口牲畜年年南迁,如今一片凋零,粮草牛羊均极匮乏,根本无法为三万以上的军马提供给养,而此次突厥南下,所裹挟人马当不下于二十万人,如此大军,在榆林地区得不到任何补给,其所惯用的以战养战之法便无法施展。”

    他缓了一口气道:“殿下请看,此次突厥南下,加上梁师都的人马,总兵力将近三十万大军,虽说来势汹汹,但其实质却是在行险用兵。突厥以游牧为生,不事耕作,大草原根本无法为如此庞大的一支大军南下作战提供粮资,即使梁师都倾其所有,也万万做不到。所以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李承明与突厥的勾结。李艺为先导冲锋在前,山东为后盾提供粮草,要是这样的话就麻烦了。”

    “所以――”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臣以为突厥这次及有可能以李艺弃守泾州为突破口。殿下方才所言,最大的漏洞便是倒置了主次,须知此番不是突厥配合梁师都的行动,而是梁师都配合突厥大军的南下动作,不过夏州方向臣以为既可以是佯攻方向也可以是实攻方向。”

    李世民点点头道:“杜公言之有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