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七章首席幕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七章首席幕僚 (第2/3页)

子殿下是如何对待我的?我在前方浴血奋战东征西讨,他在长安养尊处优坐享其成,还时时不忘在父皇耳边吹风捣鬼,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我常年在外,连自辩澄清的余地都没有。他不说体谅我这个弟弟的辛苦也倒还罢了,却时时刻刻想着置我于死地,这难道也是仁德之人做的事情?我为大唐江山流血流汗,他为了皇帝宝座昧着良心在背后放我的冷箭,这便是建成的手足之情兄弟之义?”

    赵弘智笑了笑道:“殿下差亦,太子殿下不过是为自保而已,根本有心害你性命。齐王曾数次向太子殿下表示愿为太子除你,若非太子严词拒绝殿下你恐怕早已为墓中枯骨了。”

    李世民一愕,却听赵弘智缓缓说道:“千不该,万不该,先太子与殿下不该生在这帝王之家。兄弟情谊毕竟抵不过社稷福祉,天下纷乱久矣,百姓心向太平,庶民祈求生息。大唐亟待一位有道明君来匡扶社稷整理乾坤,殿下功高势大,于李家一姓而言是福,于天下苍生而言是祸。太子若不能独秉大政,则处处要守殿下掣肘胁迫,如此天下虽一统,却万难大治。赵某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既然有志辅佐太子做一代明君,自然便与殿下势不两立”

    李世民哂笑道:“我实是不明白,你从何断定建成便是一代明君?”

    赵弘智哈哈大笑:“殿下何不直接去问皇上,为何始终不肯立殿下为太子?”

    李世民愣了一下,笑道:“父皇坚持长幼之序,又鉴于前隋明鉴,再加上我那相亲相爱的兄长和弟弟天天为我说好话,自然以我为隋炀帝,这又有什么好说的。”

    赵弘智摇了摇头:“非也,非也。一部史记,究竟要告诉世人何样道理?古来皇帝谥号,开国皇帝谥武,继其位者谥文,这又是为了什么?盖凡于乱世开创新朝者,莫不以武事立国,所谓马上得天下。然则马上得天下,却不可以马上治之。刀箭能打下江山,却不能使庶民饱暖国库充盈,更不能令政治清明国势日上开创一代太平盛世。是以武将取天下而文官治天下,自古便是历代政治之本。殿下的赫赫武功虽然炫目,却也是生灵涂炭国库空虚的根本之源,海内不定,这一层自然不用多虑。然则皇上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与民休息致天下太平的即位人选,是故殿下的赫赫武功,恰好却是殿下丧失角逐大宝资格的根本原因。”

    李世民闻言不禁啼笑皆非:“就因为这区区腐儒之论,你赵弘智就能断定我若登基必是一个无道昏君?”

    赵弘智叹道:“殿下难为一代明主,缘由有三。殿下长于征伐,疏于政事,说起来虽能头头是道,却多是纸上谈兵,不识稼穑,不知疾苦,亦不晓治政之繁难琐细,虽欲励精图治,却万难入实,如此以想当然治天下,天下虽欲不乱,其可得乎?此其一也。”

    “殿下久在军中,领兵打仗是天下最讲求效率之事,成败往往系于一发,靠的是令行禁止杀伐决断,靠的是统帅一言九鼎的权威,靠的是将士用命三军听令,然而治国行政却恰恰相反,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