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张亮之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四章 张亮之案 (第2/3页)

不足以称其显,于是又加号他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增邑户至三万,赐衮冕、金辂、双璧、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在我大唐,除了朕之外,还有哪个曾有这等尊荣?武德五年,加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我大唐的文武显禄都给他加尽了,朕犹觉不足,又授他中书令。你萧瑀倒是说说看,朕还要怎样才算不“薄”了世民?”

    眼见皇帝怒形于色,萧瑀却还是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爵以功赏,职以能任。陛下对秦王的恩赏,是用来酬劳秦王平定天下的功劳的,秦王若无功,陛下也不会因为他是皇子便滥加赏赐。然而秦王之能惠在天下,陛下若为大唐的江山社稷计,当立秦王为储君,如此百年之后大唐天下方可太平无事。”

    皇帝陛下气急反笑:“萧瑀,你究竟是朝廷的宰相还是天策府的属吏?你若是觉得在尚书省做得个右仆射委屈了你,朕就命你到秦王府去做个长史如何?”

    “陛下息怒,时文这个老脾气,皇上最清楚了。别的臣不敢断言,但萧相对朝廷的忠心对陛下的赤诚,老臣还是敢保的。”江国公陈叔达怕皇帝收拾萧瑀忙劝解道。

    皇帝看了看站立一旁半晌一句话都没说的中书令赵国公封伦,挥袖道:“裴监和德彝留下,你们都先退出去吧!”

    萧瑀和陈叔达对视了一眼,缓缓退出了两仪殿。

    李渊留下封伦是因为去年如何处理“杨文干”一案就是他出的主意。所以这次还希望封德彝能够再出个好主意。

    武德双眉紧蹙,瞥了封伦一眼,说道:“德彝公,依你之见这次的事情,朕当如何措置?”

    封伦扭头看了裴寂一眼,张了张嘴但没有说什么。

    皇帝知道他的顾虑,笑着道:“裴监不是外人,德彝公直言无妨!”

    封伦沉吟了一下,没头没脑地说道:“秦王才力超卓,用人用兵,满朝文武无人能及。臣斗胆请问陛下现在是否还有易储之念?”

    皇帝站起身来绕着御案转了两圈,神情凝重地答道:“世民自幼聪颖过人,这些年来征战沙场,更是为我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朕所虑也恰恰在于此。世民以军事见长,以军功受赏,用以治军必为良将,用以治国,则有穷兵黩武败坏江山之危。朕遍览诸史,凡文官治政之朝必国祚绵长,凡武将秉国之代必社稷崩坏。秦始皇千古一帝,崩后仅仅四年,秦亡而天下乱。汉武帝一代圣君,逐匈奴而民生凋敝,耗尽了文景之治积攒下的国铢库帑。秦历六代仁爱恤民之主方得天下一统,汉经高惠文孝四朝天子励精图治方得富庶,大唐方立,四方诸侯未平,天下黎民待哺。所以上遭突厥南下,朕欲迁都以避,非朕软弱,朕乃是不愿我大唐南方未平又树北方强敌。”

    他顿了顿,接着道:“隋末炀帝无道,群雄并起,天下苍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至今战创未平,灾荒四起饿殍遍地,天下此刻需要一位仁爱文德的皇帝来与民休息。建成在军事上虽略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