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长安大侠 (第2/3页)
壮士身手不错,能告知我你的来历吗?”李承明虽然心慌意乱但还是强做平静地说。
青衣大汉赞道:“小公子在某家刀口之下,还如此胆大,倒叫我好生佩服。某家长安大侠史万宝的徒弟曾正午是也。”
薛万彻沉着脸,一挥手,道:“快,备一匹好马。”
很快,一匹高大的五花马就牵到了曾正午的面前。
李承明飞快地考虑着脱身之策,突然他看到前面蠢蠢欲动的薛仁贵。
曾正午令牵马的兵卒让五花马半跪于地,然后把牛耳尖刀从李承明的胸前移到他的后背上抵着,喝令李承明跨上马鞍。
“薛仁贵,那些水和干粮来。”李承明对薛仁贵眨了眨眼道。
薛仁贵从马鞍上取了一个包袱和水囊走过来。
曾正午见是个小孩子便没有在意,薛仁贵将包袱和水囊慢慢地挂在五花马的马鞍上,趁着转身离开之际突然伸出双手死死地抓住曾正午的右臂。曾正午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的力气竟然比一个成年大汉的都大,他的右臂居然不能前进半分。与此同时早已张弓搭箭的杨不悔一箭射出,贯穿了曾正午左肩,他的左手立刻从李承明脖颈上无力的滑落下来。
李承明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猛地俯身卧倒。
呼――地一声厉风声陡地响起,王七虎挥动刀鞘猛地击在曾正午的后颈上。
曾正午张大了嘴,呼呼地喘着气软绵绵地瘫在地上。
“伤着了没有?伤着了没有?”郑文信赶忙将李承明扶起来,在他身上拍拍打打检查他是否受伤。
“没事,小舅舅,不用担心。”李承明虽然心有余悸但还是强做笑颜。
“来人,将这大胆贼人带回去,仔细审问。”那员守城将官在一旁大叫道。
李承明转身对那将官道:“我等是奉皇命来提史万宝的,此人既是史万宝的同党不如交由我们一并带回长安吧!”
“公子逢凶化吉,可喜可贺。所言之事,自当依从。”那将官见李承明年纪轻轻,却能临危不惧,在白刃之下冒死行险,手下又带着这么多护卫来见庐江王提史万宝怎敢不答应。
“薛将军,你怎么来了?城门里一个人惊奇地说到。
薛万彻迎着那红袍人,深施一礼行礼道:“万彻见过庐江王殿下。”
李承明抬眼望去只见城门里大步走出一人,身穿大红袍,足登牛皮履,腰间革带系着一块碧玉,身形伟岸但脸色略显苍白,四十岁上下。
他身后还紧跟着二人,左边一人穿着武官服色,腰系佩刀,高大魁梧,紫铜色的脸上绕着一圈虬须,三十五六年纪。右边一人是员文吏打扮,瘦长脸上两条眉毛紧皱着,似乎正在想什么心事。
武官是幽州副都督怀化中郎将王君廓,文吏是幽州刺史王诜。
庐江王李瑗是李渊堂兄的儿子,在辈份上来说是李承明的叔伯辈。
李承明紧走两步施跪礼道:“承明请伯父安,祝伯父清福永享,福寿安康。”
李瑗满脸堆笑将李承明扶起来道:“承明礼重了,太子殿下可好?”
“托伯父的福,父亲一切安好。伯父身为幽州大都督却不辞辛苦,亲自巡视城门,实在令侄儿敬佩。”李承明道。
李瑗脸上微微有些发红,他巡视城门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