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俵万智:原来是这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俵万智:原来是这样 (第3/3页)

  其实我所说的

    “故事”不是指这个,而是觉得阅历颇丰、品尝过各种喜怒哀乐的人更加有魅力。

    第六章中

    “男人为何流连花巷”对于女人来说确实是个难解的谜,因而读来很有意思。

    我有个朋友,潇洒倜傥,基本上不用去那种地方消遣,但他也认为:“即使有十个女人,男人还是会去风俗街找乐的。”我问:“为什么?”他只答了一句:“这就是男人嘛。”我穷追不舍地又问了他几遍

    “为什么?为什么?”他竟想当然地说:“噢,你男朋友去那种地方玩,所以你在为此苦恼吧?”接下来,他又是劝慰,又是发挥起出色的想象力:“其实完全没必要为这种事情苦恼。”

    “是不是他把在那里学会的技术用到你身上来了?”于是我不得不将话题岔开去。

    在读第十章

    “花心与真情”、第十三章

    “绝对的爱”的时候,思绪渐渐地距离

    “结婚”越来越远。自然,如何在倦怠以及惰性中将夫妇关系维系下去?

    这里面教给了我们许多有用的智慧。有个词叫

    “恋爱结婚”。可恋爱与结婚即使短时间内可以合而为一,并立而存,但要长期维系下去却是非常困难的。

    不管怎样,希冀爱情的人最好对结婚打消期待,而希冀结婚的人最好对恋爱打消期待——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恋爱和婚姻或许比较好吧。

    这样的结果是,结婚后爱情的因素也没有多少减少,或恋爱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婚姻,将恋爱和结婚两不误视为额外的赐予就好了,人生就会轻松些。

    三十来岁的时候,这话经常往耳朵里钻:“为什么还不结婚啊?”如今已经不大听到周围人这样问了。

    我并没有下定决心坚决不结婚。我的愿望很单纯: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结婚对象,以及通过结婚必将构筑起更为牢固的完美的关系的信念——当确信自己已经做好准备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结婚!

    结果,我直到现在仍未结婚。如果以本书中数度登场的《源氏物语》时代的那种婚姻形态来看的话,我则可以说是已经结婚了。

    因为按说他走婚三次,便算正式结婚,所以我是个已婚女人了。可见,结婚的标准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现今的婚姻制度从恋爱的角度看,是多么荒唐,读过本书你就会深切领会了。

    而在离婚率较低的日本,更是助长了其荒唐的程度。我以一个女人的感性,终于意识到了我为什么远离婚姻的理由,那就是:我喜欢恋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