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棋士之永嘉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大明棋士之永嘉派 (第1/2页)

    明代中叶,由于城市的rì益繁荣,市民阶层在不断扩,形成一股社会力量。长期为士大夫垄断的围棋,开始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起来,涌现出了一批里巷小人棋手。他们通过频繁的民间比赛活动,棋艺水平也提高了。全国南北各地的名手,自创一格,独树一帜,形成流派。当时全国各地棋坛都非常活跃,最著名有三大流派:永嘉派、新安派(或称徽州派)和京师派。

    永嘉,古称东瓯,晋时称永嘉,唐设温州治。然而,古代往往以永嘉为浙南的总称。永嘉地处东海之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又少遭兵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文化发达、棋艺兴盛。尤其在南渡之后,南宋小朝廷建都临安,永嘉更是人文荟萃、文风昌盛、棋艺家辈出,及至明弘治、正德间,围棋在永嘉发展更迅速,几乎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围棋活动的中心。现存明代最早而且卷效最多的围棋谱《适情录》,就是永嘉棋艺家林应龙和rì本僧中虚合编的,开创了中rì棋艺交流新的一页。

    稍晚于林应龙的鲍一中,是当时全国最有名望的国手,后起之秀又有李冲、周源、徐希圣等,于是首次出现永嘉派,一时驰骋全国棋坛,对我国围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鲍一中,字景远,浙江永嘉人,约生于明景泰年间(1500年),卒于嘉靖末年(1566年)。关于鲍一中生平的棋类活动,吴承恩和王世祯都有过记述。据王世祯《宛委余编博物志》云:“(范)洪之后,永嘉鲍一中重。鲍生晚,不及与洪角而格胜之。文襄呼鲍小友,为延誉江淮间。”按文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