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纳土归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四章 纳土归周 (第2/3页)

欲进京觐见,并打算纳土归周,将清源军正式并入大周。如今,陈洪进及清源军一众武官员已抵达南昌,只待朝廷同意其所请,便启程赴京。

    对于这种有自知之明、能够审时度势的地方割据势力,无论是穿越团队还是后周朝廷,都是非常欢迎的。因此,接到奏章后,王崤峻立即召开了委员会会议进行讨论,并最终决定接受陈洪进之请,且一定要予以高规格接待。

    于是,第二天后周朝廷便下旨,一方面命江西布政司以国公之礼接待陈洪进,并派人护送其一行人北上。另一方面,下令沿途的安徽、河南两省布政司以同样的高规格礼遇予以转接、迎送。同时,后周朝廷还根据穿越团队的安排,任命开国伯、殿前司步军都指挥使、左骁卫上将军、领汝州防御使王锋为接引使,前出三百里,于归德府迎候陈洪进一行人。而在陈洪进一行人抵达开封后,开国侯、检校太傅、同平章事、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张维信,亦将率朝部分勋贵、大臣于城外隆重迎接。

    如此高规格的接待礼遇,令陈洪进及一众原清源军武官员感动不已,一再催促负责接应、护卫的官员加快北上速度,以便能够早日进京面圣谢恩。结果,原本按行程应该一个半月时间走完的路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陈洪进等人便已经来到开封城脚下。

    建隆五年阴历十二月初一,张维信率后周朝廷百余名勋贵、大臣于开封城南五里外迎接陈洪进一行人。同日,包括王崤峻、徐绍安、李俊武等实际掌控后周大权的朝廷重臣亦于宋国公府设宴,款待陈洪进一行人。

    第二日,建隆五年阴历十二月初二,后周小皇帝柴宗训召见陈洪进一行人。陈洪进上《纳地表》,而柴宗训则予以赐宴封赏,宣布加封陈洪进为杞国公、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且其兄弟侄等亲眷亦纷纷被授予防御使、团练使等各类荣誉官职,并赏赐了大量的银钱、绢帛以及食邑等。随后,后周朝廷派出大量武官员前往清源军,协助留守在那里,并已被任命为泉州知府和漳州知府的陈洪长陈显、次陈颢共同治理——三个月后,陈显、陈颢将会奉诏还京,漳、泉两府完全交由朝廷委派官员管理。至此,自五代初年以来随着当地形势变化,便一直处于割据、半**状态的泉、漳二州及所辖十四县,共计十五万一千百七十八户近百万人口被正式纳入后周版图。

    陈洪进率手下一众武官员赴开封纳土归周的消息传出,立时在周边地区引起了不小的反应。而其受影响最大、反应最明显的就要属位置比清源军更接近后周的吴越国以及他们的国王钱俶了。

    按理说,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此前与后周的关系,以及其在后周君臣心的地位,吴越国和他们的国王钱俶都要比清源军及陈洪进强大得多、亲近得多、重要得多。特别是在建隆四年年初,在经过长时间的艰难谈判,吴越国终于接受了后周的要求,同意后者在秀州东北、苏州东南,靠近长江入海口的位置租下一块土地,以建设造船基地和供其海军南下训练之余停靠休整的港口后,后周朝廷对吴越国更是优待有加。不但时常下旨嘉奖、封赏,而且还对前往后周特别是北平府做生意的吴越国商人额外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让他们赚了个盆满钵满,间接增强了吴越国的国力。在天下大势已经十分清楚,后周一统寰宇已无悬念的情况下,吴越王钱俶早该顺势而为,乘着后周朝廷对其优待有加的机会,主动纳土归周,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吴越的臣武将和士绅百姓争取到了一个最好的结果。

    可钱俶却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保守,甚至有些抱残守缺,只知道一味的奉原朝廷为正朔,时时朝觐、纳贡称臣,却不愿意放弃自己手的权力,不愿意所谓的祖宗基业毁在自己手里。于是,他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