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溯江而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八十章 溯江而上 (第1/3页)

    利州位于嘉陵江东岸,群山环绕,形势险峻,是入蜀之咽喉要路。尽管周军拥有强悍的实力、远超这个时代的武器装备,可面对依然处于这个时代应有水平的蜀地交通条件、面对已被蜀军烧毁的栈道,以唐潮、穆特尔之能,亦无可奈何——实际上,不但他们无能为力,就算把科技部所有兄弟都叫来,除了按照这个时代的办法重新修复栈道外,也同样无计可施。为此,唐潮和穆特尔二人不得不暂时停下进攻的脚步,一方面由唐潮率部分兵马留驻嘉川,组织随军役夫工匠修理被损栈道,并攻占小漫天寨;另一方面依照前世宋军伐蜀之旧事,由穆特尔率伐蜀北路军步兵主力绕行嘉川东南方向的罗川小道,与唐潮所部于深渡会师,同攻利州。

    伐蜀北路军一路势如破竹,与他们同一天开始行动的伐蜀东路军亦是进展顺利。按理说,时值阴历二月,虽然北风已不像前两个月那般强劲,可对于逆水行舟的风帆动力船只来说,溯江而上亦非易事。即便采用式硬帆的第一江防舰队战舰可以通过调整帆面方向来实现之字形前进,其速度也大受影响。更何况,风不是永远都有的,在风力太弱或者干脆无风的时候,小型战船还需以桨橹前行,而大型战舰更是需要人力纤拉才可继续西进。可得益于舰队的那五艘实验型蒸汽动力战舰,伐蜀东路军的前进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尽管五艘蒸汽动力舰无法拖动东路军近千艘战舰辅船一同前行,可在无风或者北风过于强劲之时,拖带十几二十艘主力战舰继续溯江而上,攻击蜀军沿途堡寨,为后续大队扫清前进障碍还是没有问题的。是以,程飞与辛飞宇自归州率军进入蜀地后,只用了不过十天的时间,便依靠坚船利炮,于陆战接连攻克蜀军松木、三会、巫山等寨,斩杀蜀将南光海及其以下五千余人。又于水战击溃后蜀水军主力,歼敌千余人,生擒其战棹都指挥使袁德弘以下一千二百余人,夺战船二百余艘。最终,在战役发起十二天后便西进二百里,于建隆五年阴历二月十四进抵夔州附近江面。

    夔州为巴东之咽喉,蜀军于城东设锁江浮桥,上置木栅三重,布以重兵防守,以阻断敌军溯江而上的战船。另外,还于沿江两岸五里范围之内,或在山峦之上、或在半山腰间等适宜驻扎之地设置营寨,架设了大量的抛石机和床弩,夹江列阵、严防死守,以求阻敌于江面,不令其接近夔州。

    尽管伐蜀东路军所辖江防第一舰队自征伐南唐(江南)之战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经过全面升级改造后,基本上所有作战舰船均装备有火炮,单就火力对比来说,远较蜀军为强。但一来,江防第一舰队包括新造的那五艘蒸汽动力战舰在内,受技术条件及舰上空间限制,其火炮均为两舷布置,且设计之初主要着眼于水面作战以及对近岸目标的轰炸,因此其舰上火炮的俯仰角度皆十分有限,轰击近岸滩头的敌军营寨尚可,想要打到位于半山腰甚至山顶的蜀军抛石机和床弩就非常困难了。二来,用随船步兵的迫击炮虽然能够打到山腰或山顶的敌军,但其准确性势必大打折扣。且除五艘试验性蒸汽动力战舰外,江防第一舰队其他战舰皆为风帆动力并辅以橹、桨的船只,在逆水行舟的情况下,其机动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要其与岸上的蜀军远程武器相抗衡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是以,面对蜀军于夔州以东设下的这一系列防御工事,伐蜀东路军并没有贸然进行强攻,而是以“史”为例,借鉴当初听张维信讲史时所述的前世历史,循前世北宋伐蜀时其东路军所行之法,以水陆并进的方式突破蜀军夔州防线。

    建隆五年阴历二月十三,经过一番准备和调整,伐蜀东路军在距离夔州三十里时兵分两路。一路(“飞龙军”一师一团、二团、师属炮兵团一部以及“保安军”两个团)由程飞率领,沿长江两岸夹江而上,扫荡蜀军设在那里的堡砦及远程武器。另一路(伐蜀东路军其他部队)由辛飞宇率领,与程飞所部水陆并进,一方面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为岸上的兄弟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另一方面则在时机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