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九章 韩招讨使的两招臭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七十九章 韩招讨使的两招臭棋 (第1/3页)

    西县位于后蜀兴州与兴元府(汉)之间,乃是入蜀重要通道――陈仓道――的必经之地。而兴元府则在西县以东,若是弃之不理,兴元府的后蜀守军不但会威胁伐蜀北路军的侧背,而且还必定会影响其粮道的通畅。在唐潮和穆特尔看来,与其派出大量人马守御背后和粮道,还不如一鼓作气拿下兴元府,以绝后患。

    因此,攻取兴州后,为了争取时间,伐蜀北路军只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便分为前后两军。前军(“飞龙军”二师五团、团、二师师属炮兵一部、“狼牙营”及“保安军”四个团)由穆特尔率领,只携带少量辎重,以急行军的速度自兴州向东,直取西县和兴元府。后军(伐蜀北路军其他部队)由唐潮率领,则押运大军所需辎重于前军之后而行,待前军拿下西县和兴元府后,再合兵一处,直扑陈仓道与金牛道交汇处的另一处重要关隘三泉(阳平关)。

    尽管就地理来说,西县距兴州八十里,乃是兴元府西部屏障,一旦西县丢失,兴元将门户大开,处境危险。但若从作战的角度来讲,城池远较西县高大坚固得多的兴元府应该更有利于蜀军据城而守,与周军对垒。可不知道是为了显示自己没有愧对主上的信任,还是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身为招讨使,却只会龟缩在兴元城坐等周军兵临城下,而不敢正撄其锋。总之,在得知周军已进占兴州后,后蜀山南节度使、招讨使韩保正,便下出了一招臭棋。他立即放弃了固守兴元的念头,率所部主力三万余兵马赶到西县,与从兴州退下来的蓝思绾合兵一处,据城而守。

    韩保正与蓝思绾合兵后,西县守军达到近三万五千余人,单就兵力对比来说,后蜀军对穆特尔所率前军处于二比一的优势。考虑到此番伐蜀北路军因道路难行而未携带大口径火炮,若是韩、蓝二人据城而守,虽说西县比不上兴元府坚固,但至少还是一座军事重镇,以往也是勤加修缮,凭借其深沟高垒、城坚墙厚,或许还能与不愿硬攻城池,以免造成不必要伤亡的穆特尔所部抗衡一段时间。

    可问题是,韩保正此前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这支全新的大周禁军、特别是“飞龙军”几乎是一无所知,在双方开战之初,他亦如王昭远一般狂妄自大,觉得凭借蜀地山川之险、关隘之固,己方完全有能力拒敌于兴州城下,绝不会像当初南唐(江南)军那样不堪一击。待到周军进入蜀地之后一路势如破竹,不过几天时间便连克数寨,并轻取兴州的消息传来,特别是在西县与败退回来的兴州刺史蓝思绾见面,听完其对周军攻城时炮火连天,顷刻间便将兴州城头变成一片火海的描述后,韩保正对周军的态度又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不屑一顾变成了畏之如虎。再加上蓝思绾对周军火炮攻城威力的夸大,以及描述的言过其实,最终令韩保正得出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周军火炮于攻城十分有效,己方绝不可于城头与其进行争夺,以免步了蓝思绾在兴州的后尘,将手下将士的性命葬送于毫无意义的城头守备之上。于是,在得知周军一路兵马已向西县杀来,且人数只有己方一半后,韩保正又下出了第二招臭棋,做出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英明无比”的决定――放弃城头守备,西县所有蜀军均于城下依山背城、结阵自固,待周军抵达后便主动出击,通过与周军步兵混战,使得对方火炮不敢轻易轰击,来达到避开周军炮火的目的。

    可惜的是,在韩保正看来英明无比的决定,在率领麾下汹汹而来的穆特尔看来却是愚蠢无比、自掘坟墓。根本对“飞龙军”战术、对火器一窍不通的韩保正不知道他的这一决定不但不能将自己的手下从火炮的威胁下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