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招“妙棋” (第3/3页)
自己结盟抗周。
孟昶和王昭远在成都做着与契丹结盟抗周的美梦,可正所谓“识实务者为俊杰”,孟、王二人无视现实、白日做梦,有人却非常清楚当前的形势,决定不与这一对昏君庸臣为伍。于是,就在后蜀贺礼使团抵达开封城并入住朝廷馆驿的当天晚上,身为副使的赵彦韬先是在洗尘宴上用酒将同行的孙遇和杨蠲灌醉,盗得藏于孙遇身上的“蜡丸帛书”。而后又说服馆驿的驿丞为自己带路,连夜赶往“清园城”,求见后周第一权臣王崤峻。
孟昶亲笔所写“蜡丸帛书”加上赵彦韬的亲口讲述,王崤峻及闻讯赶来的其他几位委员会委员自然没有不信之理。实际上,即便没有赵彦韬携“蜡丸帛书”来投,穿越团队和后周朝廷也会想方设法为后蜀政权安上一个罪名,以便师出有名。俗话说“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如今有了“蜡丸帛书”和赵彦韬的口供,孟昶这勾结外族、背叛朝廷、图谋不轨的罪名可以说是实得不能再实了,令后周朝廷出兵讨伐有了充足的借口。
不过,虽说“罪证确凿”,且己方早有伐蜀之意,但考虑到不久后就要为柴宗训举行冠礼,且大军调动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位。因此,穿越团队并没有在得到“蜡丸帛书”和赵彦韬的口供后立即下旨斥责孟昶,并马上宣布兴兵讨伐。而是在好生安抚了赵彦韬后,命其持誊抄的假“蜡丸帛书”返回馆驿,依然藏于孙遇身上,就如任何事都没有发生一般,继续当他的副使,并尽可能协助孙遇与契丹在开封的使者取得联系,以便孙遇能顺利的抵达契丹,将“蜡丸帛书”呈于耶律璟。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暂时稳住孟昶及后蜀众臣,使得大周的讨伐达成一定突然性。二来,也能借此机会测试一下契丹人的反应,看看他们是像当初南唐(江南)遣使结盟时那样只说不做,还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来撞北平军四镇的铜墙铁壁,从而令穿越团队有机会一探其经过多年恢复后的真正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