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削藩(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十七章 :削藩(上) (第1/3页)

    随着李守节在上党城下向朝廷大军投降,原属昭义军管辖的辽州等州县的官员守将亦主动向大军输诚,表明了自己与朝廷站在同一战线的决心。李筠既死,首恶已除,昭义军各州县重归朝廷治下,此番征讨李筠叛乱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所以,作为代表朝廷的一方,唐潮、王峰等人对投降的李守节以及昭义军所有武官员自然不会赶尽杀绝,而是按照出征前所定计划,不但赦免了这些“从贼”官员的罪责,而且还委任其新的官职,让他们能够安心为朝廷效力。当然,作为曾经直接或者间接、自愿或者被迫参与过李筠叛乱的所谓从贼者,原昭义军任职于节度府及支郡的主要官员是不可能再被留在原昭义军所属州县任职的。于是,李守节这位昭义军牙内都指挥使成了单州团练使,昭义军节度副使赵处愿被迁为郢州刺史,节度判官孙孚调入朝廷任屯田郎,观察判官史通亦调任水部郎,而前辽州衙内指挥使马廷禹则加封右监门卫将军,领壁州刺史,成了闲官。而在委任这些昭义军旧属新官职的同时,后周朝廷亦下旨废昭义军,其所辖州县尽皆划归朝廷直接管辖,由朝廷派遣流官参与治理。此外,作为安抚李守节及其他原昭义军武官员的需要,在上党城的局势基本稳定之后,唐潮不但将死于那场“自杀性”劫营行动的所有原昭义军节度府亲兵的尸首还给了他们的家眷,而且亦将李筠的尸首交还给了李守节,并在唐潮的主持下予以厚葬,以彰显朝廷的仁德和大度。

    尽管李筠之叛已被平息,但用来当幌的宣大、太原两镇驻军换防的戏码却还需要继续演下去。之所以要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若此时止换防,将参与平叛的兵马撤回开封,就会给世人留下朝廷此番出兵目的就是要扫平昭义军、杀掉李筠。从而让大家有一种朝廷是在“钓鱼执法”、是在故意逼李筠叛乱,以便自己能够光明正大的出兵潞州并借机削藩的感觉。另一方面,却也是出于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