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恩威并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四十章 恩威并济 (第1/3页)

    周军大军围城,江州城内的军民对这预料之的情形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尽管设伏与沿途偷袭、骚扰并没能将周军的推进步伐拖慢多少,但对于此前一系列行动所取得的战果,特别是丫髻山、牯牛山伏击战的斩获,新**州刺史兼指挥使胡则还是很满意的――江南朝廷在接到胡则送去的奏折后,在大加赞赏的同时,已经正式任命其为江州刺史兼指挥使。

    一次战斗造成那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平军最精锐的“飞龙军”三百余人伤亡,这样的战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堪称奇迹了。毕竟,据胡则所知,当初规模宏大的幽云之战,北平军的总伤亡虽然近五千人,可其“飞龙军”的伤亡却只有百出头,阵亡都更是只有一百十余人。要知道,这样的伤亡数字可是北平军与三十万契丹军大战两个多月,前后打了大小上百仗的结果。如今自己以区区五千伏兵,不过伤亡三千人的代价,就斩杀“飞龙军”一百余人、击伤二百余人,造成相当于其在幽云之战时一半以上的损失。就算这江州城即刻为周军攻破,这样的战绩也已令自己没有任何遗憾了。如今要做的,便是在周军攻城时尽职守城,或者战死沙场、或者在事有不逮时拨剑自刎,以死报效朝廷和国主,在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城投降,现在根本不在胡则的考虑之内,不然他也不会杀谢彦宝,不会去主动袭拢周军了,至于被俘受辱更是其完全不能接受的。可以说,从其决定杀谢彦宝、派军偷袭轻敌冒进的周军那一刻起,胡则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再不认为自己在江州城被攻破之后还会活在这个世上。

    胡则在城内准备以死报效江南朝廷和国主,徐绍安在城外却不得不将对江州守将的仇恨暂时压在心底,勉强同意曾志林先劝降后攻城、先礼后兵的建议,派人向城**入了劝降书和劝降传单,以给江州守将和城内军民最后的机会。

    实际上,若依徐绍安的本意,对于这种死心塌地为江南朝廷、为李煜卖命,同时又给周军、特别是“飞龙军”带来如此重大损失的对手,完全没有必要去做劝降这种既浪费时间,又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事情。若那江州守将真有投降的心思,又怎么会主动派兵远出几十里偷袭周军,并在一路上不断的骚扰周军行进。山道一战“飞龙军”虽损失不小,可江州军在占尽地利的情况下,伤亡依然是“飞龙军”的数倍。再加上之前武昌城下西路军所展示的强大攻城能力,这江州守将若真是个识实务的,只怕这边才一围城,那边便已经主动献城,又怎会等到现在依然城门紧闭、戒备森严。

    只是,攻城之前先向城内投射劝降书和劝降传单乃是南征前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当初曾志林在武昌城也是如此办理的。刚刚因为违反作战条例和团队规章制度而造成“飞龙军”重大损失的徐绍安就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接受二十弟的建议,将劝降书和劝降传单用弓弩射入城内,并耐着性等待最后通牒所规定的那一时刻的到来。

    建隆二年阴历三月二十五日午时末,随着最后通牒规定的江州守军开城投降时间渐渐临近,分驻于江州城东西两侧的西路军和路军所部在曾志林和徐绍安的命令下出营列阵,两军用于攻城的三百余门火炮亦布设到位,黑洞洞的炮口直指江州城东西二门。

    未时初,当手那只用腕表改装的怀表的指针指向下午三点整时,徐绍安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