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不得已的选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不得已的选择 (第3/3页)

电报要求自己原地休整、与西路军汇合后再一起进攻江州的安排有些意见,可毕竟是自己行事鲁莽、损兵折将在先、,此时与委员会其他几位委员争论着实缺乏底气,亦毫无意义。况且,自己的部队也确实需要进行一定的休整,以消除此次遇伏造成的不利影响。再加上,尽管在徐绍安及被围先头部队脱险后,邢正男便立即派人通知负责指挥后续集团的路军副将前锋集团危机已消,不必再急于赶路。可这位副将由于实在放心不下主帅的安危,还是连连催促所部加紧行军,并在掌灯时分赶到了山脚下,以至于后续集团所有兵将皆累得气喘吁吁,更有不少拖拉火炮和辎重的马匹被累死。因此,对于王崤峻的命令,徐绍安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而是认真的予以遵照执行,下令所部在山道北侧不远的陈家村安营扎寨,等待西路军的到来。

    建隆二年阴历三月二十二,曾志林率西路军主力抵达陈家村,与徐绍安合兵一处。此时,路军经过三天的休整,经过各级政工干部――各级监察、监察使、都监察使等――的政治思想工作,精神面貌和军心士气较之前几天已经大有改观。特别是在阴历三月二十这天为阵亡将士举行了祭奠和火葬仪式之后,路军将士心都憋了一口气、都存了为袍泽报仇、为自己正名的念头。因此,在自柳湖通往江州城的路上,路军的将士对那些沿途偷袭、骚扰,企图阻挠己方前进的江州军小股部队往往是穷追不舍。而且,得益于自柳湖往东以平原为主、一马平川,根本没有设伏的条件,再加上路军在骑兵方面又拥有绝对优势,所以那些前来偷袭、骚扰的江州军小股部队的下场往往是全军覆灭、无一生还。

    尽管对路军在追击江州军小股偷袭骚扰部队时斩尽杀绝,对那些已经弃械投降的敌军也不留活口的做法有些意见。可眼见八哥一路行来一直闷闷不乐、心情抑郁,且追击敌军小股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路军各部军心士气也算是一种提升。所以,虽然心里并不支持,但曾志林最终还是没有建议八哥徐绍安制止这种近似于杀降的行为,而是选择了沉默。

    建隆二年阴历三月二十四日午前,南征大军、西两路兵马抵达江州城下,并将其团团包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