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行险的代价 (第2/3页)
挥员的冷静与沉着。于是,在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自己的心神后,徐绍安马上命传令兵吹响军号,下令已进入山道的各部就地展开防御、下令未进入山道的人马立即对山头上的敌军发起进攻,助被围部队迅速脱困。
“飞龙军”毕竟是北平军的精锐、天下最强悍的兵马,从将军到士兵不但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突然的伏击虽令其有些混乱,但兵将心并无慌张,更无惶恐。在听到传令兵的军号声后,很快便稳定下来,在各自长官的指挥下迅速选择有利位置进行隐蔽,并依据条令和操典的要求,按照平时训练的战术战法,对山头上的敌军进行还击。其的迫击炮兵更是利用手武器的特性,快速选择适当的发射位置,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将一枚枚60mm或者82mm**发射到山头之上,杀伤敌军,有效减弱了敌军的攻击势头、减少了己方的伤亡。
与此同时,尚未进入山道的周军在邢正男、路军指挥部参谋长以及四师二团团长的指挥下,按照传令兵军号的指示,一面派四师二团未进入山道的部队兵分两路,对山道两侧的山头发起进攻,一面组织手头所有可以使用的人员移除堵在山道入口处的巨石、大木等障碍物,打通被困友军的退路。同时,保安军的两个团也就地列阵,防止敌军可能的偷袭和冲击。而数骑快马则飞也似的往北疾驰,急调后续集团前来支援。
尽管周军反应很快,可敌军既然选择这里作为伏击的战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岳地带,无论是西面的丫髻山,还是东面的牯牛山,其山形均是北陡南缓。面对山道入口这一侧的山体远较出口一侧陡峭得多,攀爬相当困难,想要从这个方向攻上山头是非常不容易的。再加上敌军在这个方向阻击部队的顽强抵抗,使得四师二团的攻击接连受挫,双方在一时之间陷入僵持。
眼见攻击受阻,山道的友军、特别是八叔徐绍安处境又如此危险,山道外的邢正男不由得心急如焚。经过慎重考虑和仔细权衡,并与路军指挥部参谋长、四师二团团长、副团长交换了意见后,邢正男最终决定放开手脚,冒着可能误伤山道内被困友军的风险,集自己所能集起来的所有火炮,对山道两侧的山头进行持续而猛烈的轰击。而在炮击的同时,四师二团则沿着山势向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