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首战鄂州(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十五章 首战鄂州(下) (第1/3页)

    完成对武昌城的包围后,曾志林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派人将大量劝降传单以及写给杨守忠的劝降书用劲弩射进了城内,希望城里的守军特别是节度使杨守忠能够认清形势,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这样既可以减少无谓的牺牲,也能节约己方的时间。

    对于曾志林的劝降,杨守忠实际上是左右为难。或许以前他对身为周军主力的北平军所知有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传言来了解的。可经过前两日水陆两场大战的接连惨败,其对北平军的战力已经有了直接而深刻的认识,明白自己与之对抗基本上属于拿鸡蛋碰石头。不但没有任何胜算,而且很可能都坚持不到自己派出的求救信使将求救信送到洪州甚至更近的江州。就这一点来说,接受周军的条件开城投降,不失为现在情形下的一种明智选择。

    可作为镇守一方的节度使、作为世受江南朝廷恩宠、国主信任的老臣,“投降”这两个字确实又很难说出口。而且数月前委任自己担任节度使时,国主曾当面拜托自己一定要把守好武昌这座沿江第一重镇。如今国主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自己便将武昌城拱手相让,如何对得起国主的信任与托付。更何况,自己前日刚刚因为对方未能在白沙滩死战到底、未能有效阻拦周军水军舰船而罢了步军副都指挥使和水军都指挥使两名将领的官职,并将其二人押入大牢待参。如今自己却不战而开城投降,传扬出去,于自己的脸面和名声都非常的不好看。就这一方面来看,不战而降似乎又算不得一个好的选择。

    思忖半晌,决心难下,杨守忠只得将自己的几名心腹幕僚谋士请到后堂书房之内,希望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对此,几位谋士的意见却是非常的一致,那就是“投降”。在他们几个人看来,如今天下大局已定,大周一统寰宇乃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正所谓“识实务者为俊杰”,逆天下大势而行绝无成功可能。想那李煜昏聩无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