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幽州风云第五章 随他去吧 (第2/3页)
的外来者。按照静的说法,这一行人大约是在阴历二月底来到的玉清观。据他们自己介绍是来自澶州的富商,由于镇宁军节度使张永德叛乱,澶州城成为战场,为了避祸,这才不得不舍弃家业,主仆数人匆忙逃到北边来。原本打算去距离大茂山不远的唐县亲戚家暂住,不想对方上个月便已搬走,连个新的地址也没有留下。而他们这一行人此番又由于出来的匆忙,身上带的盘缠不多,一路上吃住已经花得所剩无已,没法再在县城里的客栈继续住下去。正彷徨无计的时候,幸而听客栈的伙计提起距县城不远的大茂山上有一座玉清观和一座黄龙寺,两处的住持皆是乐于助人的活菩萨,自己这一行人若去相求,必定会被收留。于是,那家的男女主人便带着仆从来到观,恳求师父玉清收留,并表示待南边战事结束、自己回到澶州后,一定会派人送来重金酬谢,为观的三清祖师再塑金身。
虽说道家讲究清修,可一来这一家人看上去确实很可怜,二来出家人又讲求行善积德,所以玉清师父只是略一思忖,便点头应允了。不过,考虑到观皆是道姑,男不宜住在观,所以玉清便修书一封,派一名弟将对方的男豢介绍到黄龙寺那边借住――有玉清出面,黄龙寺那边自然也就痛快的答应了。由此,这一行外来者便在玉清观和黄龙寺住下,且一住便是两个多月,直至阴历四月底、五月初,其留在澶州城的家人来报信说那边已经一切太平之后才离开。而且,尽管玉清和黄龙寺的方丈再三推辞,可对方在离开后大概一个来月,还是派人送来了大量的钱物,以表示对收留之情的感谢。
或许是长期与观道姑相处过于枯燥、或许是对方行商走南闯北的见识吸引了多年居住观,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的周懿涵的兴趣、亦或许是对方的女主人与其年龄相差不多,且又性格开朗、谈吐不凡,令周懿涵很是愿意与其亲近,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自打这位自称夫家姓李、娘家姓曹,小名艳娘的女住进玉清观后,不过几天的时间,周懿涵便与她打得火热。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玩乐,好得就如同亲姐妹一般――这从对方在事后送给玉清观的酬谢之礼有一份是指定要交给周懿涵的便可见一斑。
对此,玉清却并没有太在意。在她看来,周懿涵这样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正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的年纪,作为清修之地的道观本就不是她这个并无心皈依的俗世之人该待的地方,能有一个外人来与她攀谈、接触、交流,对她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她也早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若是能通过这位李家娘给她找到一门亲事,对这个自小便命运多厄的小姑娘也是一件好事。毕竟,让这姐弟俩有个好归宿,也是那位常来看望他们的常将军的愿望。所以,玉清不但没有干涉周懿涵与李家娘的接触,反而对此持支持鼓励的态度。
听完静月的讲述,特别是仔细打听了这一家人的衣着打扮、身形相貌后,冯志达(清风)的第一个反应却是那对男女主人的样似乎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给人一种很是熟悉的感觉。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他的脑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两个人。于是,他很快便从自己的房间里拿来两张画像给静月辨认。结果,对方很快就认出画像上的正是来观暂住的那家人的男女主人,而那两张画像上画的却正是情报部通缉多日的原“飞燕堂”总堂主张燕及其心腹手下“飞燕堂”北平分堂副堂主施然。
由于那两张画像是由“暗羽”专业人像画师根据被抓获的“飞燕堂”北平分堂堂主刘景明以及其他多名见过张、施二人的探的描述所画,与其真人几乎无二。所以,冯志达(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