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中) (第2/3页)

团、第三**炮兵团,以及“保安军”第三、第四**骑兵团的组建工作,以便为下一步北上攻伐契丹、南下平灭南唐,这两次一统华夏过程决定性作战做好准备。对于军事部的计划,委员会原则上是同意的,只是在先北上还是先南下的问题上还有些举棋不定、意见不一。虽然就作战对象的实力上讲,“南下”要比“北上”来得容易,可考虑到如今江南存在着南唐、吴越、南汉、后蜀、武平(湖南)、南平(荆南),以及大理等等、七个割据政权,要完成对这些割据政权的平定,其过程又较征伐只有一个政权、一个皇帝的契丹人来得复杂和麻烦。所以,四位委员一时间还不能统一思想——徐绍安想北上、张维信和李俊武想南下,王崤峻暂时还没有表态。

    就在两种意见难分高下的时候,坚持“先易后难”、“先南下后北上”战略的张维信突然想起前世的一段历史,表示根据前世史书记载,在西元962年9、10月间,武平(湖南)政权的执掌者周行逢将会病逝,其年仅十一岁的周保权将会继承其位。而武平(湖南)重臣、同时也是周行逢当年的好兄弟张表在自己兄弟去世不久便起兵做乱,欲将武平(湖南)大权置于自己手。由于张表势大,周保权在命大将杨师璠率兵平乱的同时,亦遣使向大宋求援。尽管后来杨师璠迅速平定了张表之乱,但已经派大将慕容延钊和李处耘领兵南下的赵匡胤却没有下旨召回大军,而是借口平乱,先后迫降了南平(荆南)和武平(湖南),顺利的将湖广之地纳入了大宋的版图。

    在张维信看来,如今是显德年四月,距离前世周行逢去世、张表叛乱的时间节点已经很近,就目前所掌握的南平(荆南)、武平(湖南)两地的情况看,只怕这段史实会如期出现。如此一来,若实行“先南后北”策略,则南平(荆南)、武平(湖南)两地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唾手可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张维信提出这样一段前世的历史,其用意原本是为了给自己主张的“先南后北”策略增加筹码,可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王崤峻却在将这段可能发生的史实作为决策参考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对穿越团队来说很不利的情况——若历史真如张维信所说那般发展,穿越团队必然会选择“先南后北”的策略,以加快统一步伐。而要趁武平(湖南)之乱收复武平(湖南)、南平(荆南)两地,却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做后盾。尽管根据军事部的估计,经过个月的改编,应该能够完成将原后周禁军融入北平军的目标。然则改编的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经过实际检验才成。原本这场检验是准备放在李重进身上的,可按照张维信的说法,只怕这武平(湖南)之乱会赶在计划的平定淮南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