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躲不掉的李重进(上) (第2/3页)

的胜利放在一边,开始集精力于朝政事务。众兄弟一方面做好此次赵匡胤谋反事件的善后工作,甄别、整编城外叛军,理顺朝堂上的关系;另一方面,却还要时刻注意东南方向,那个在赵匡胤起兵谋逆前便露出反迹、意图与昭义节度使李筠南北夹击、取代柴氏坐江山的太祖外甥、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以防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去步赵匡胤后尘,再演一出谋朝篡位的闹剧出来。

    说起来,这李重进虽然是个能征惯战的将军,可对于上阵打仗以外的事情,却又是个缺少主见和决断的主儿。当初,他见后周朝廷有意削除朝领兵大将的军权,更借赵匡胤之手对张永德连番打压,以至后者于忍无可忍举兵反叛,同为皇亲国戚的他难免感同身受,再加上当初后周太祖郭威在柴荣这个妻侄和他这个外甥之间选择了血缘关系更远的前者,也多少令他感到有些失落与不服——哪怕他当时迫于形式不得不当着郭威的面向柴荣下拜表忠心。所以,张永德谋逆之初,他确实也动了起兵响应、入主开封的心思。而且,为了争取更多的盟友,他还派手下幕僚翟守珣作为密使前去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筠结盟,意图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翟守珣心向朝廷,拿着他写的书信,转头便去了开封。这个翟守珣不但向朝廷密告他李重进意欲谋反,而且还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令李重进相信李筠不足与谋,进而放弃了与李筠结盟、共同起兵的念头,转而加固城池、休整兵甲,并暗派人与南唐联络,试图以此加强自己的实力,以拥有与朝廷一战的能力。若不是当时张永德之乱还未平息,说不得在翟守珣进京密告的时候,朝廷大军便已兵临扬州城下了。

    而李重进虽然并没有真个响应张永德造反,自认为朝廷在没有掌握到确凿证据之前,一时还不会对自己下手,可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惴惴。特别是赵匡胤率军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平定了张永德之乱,并回师直奔自己的淮南而来时,更令李重进心惶恐不已。他一面加强自己的实力,一面更加频繁的与南唐相勾结,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支持,或者干脆派兵和自己一起对抗后周朝廷。可令李重进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以为朝廷大军将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