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黄袍加身”(十) (第2/3页)
重新调派可靠将领接掌京城各门,以防有人暗通北平军,将其放进城来。其首当其冲的便是把守封丘门的‘神机军’右军都指挥使许新生。为免其生疑,太后可下旨,以‘靖难军’兵临城下、京城之围已解为由,命京城各门所有守将入宫受赏。待许新生入宫后,再以‘神机军’右军连日守城、兵士疲惫、伤亡惨重为名,命其撤离封丘门,返回大营休整。如此,或可暂保京城无虞,以待地方勤王之师。”
虽被称为太后,可实际上小符太后今年也不过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妇人,这段时间以来先是赵匡胤起兵谋反、围攻京城,紧接着又是北平军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虎视眈眈,如今她早已没了主见,因此对范、韩等人的提议又哪有不同意的道理。韩通那边话音才落,她便连连点头,答道:“如此,就依二位卿家所言行事。还望诸位爱卿同心协力,襄助朝廷度过这一难关,也不枉先帝的信任与重托。”
“臣等必定尽心竭力,为大周鞠躬尽瘁。”殿一众大臣闻言齐声应道。
朝会结束,一众大臣自然是依照之前定计,开始着手进行安排。而小符太后则不顾夜色已深,林小雨可能已经安歇,在离了紫辰殿后,便直接前往林小雨所居宫室,打算与对方商量给城外北平军写信之事。
只是,令小符太后想不到的是,她这边才出了紫辰殿,那边就已经有在殿内伺候的内侍――同时也是“暗羽”开封分堂宫内房的探――抢先其一步赶到了林小雨寝宫,向后者通风报信,并汇报了此前紫辰殿内议事的全部内容。
此时虽已天近时,可林小雨的寝宫之却依然灯火通明。一直关注着开封城战事的林太妃并未就寝,而是一边阅读着一封经由“暗羽”开封分堂宫内房转递进来的五哥王崤峻的亲笔信,一边听自己的内侍总管、同时也是“暗羽”开封分堂宫内房主事的马平安马公公向自己汇报今日开封城战事的情况。尽管林小雨很清楚随着北平军兵临开封,赵匡胤已成瓮之鳖,可听马平安说到封丘门之战叛军登城、城门岌岌可危的紧要处,心依然是紧张不已,暗自为许新生捏了一把汗。
好在一切波折和起伏即将过去,五哥王崤峻已在书信承诺会保证自己母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后的荣华富贵――柴宗谦燕国公爵位不变、俸禄不变,并另行实封食邑一千户,以供其母二人日常生活所需。眼下需要做的,便是在北平军进城之前,确保自己和儿的安全,以免后周朝廷狗急跳墙,拿自己和儿为质,要挟北平军――以目前的局面来看,面对五至尊的诱惑,北平军诸兄弟就算再看重与自己的结义之情,也不会为了自己而放弃即将到手的巨大利益,到时自己和儿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一俟前来报信的内侍向自己讲说完方才紫辰殿内议事的经过和范质、韩通等人的献策,林小雨在命马平安立即将相关消息传出宫去的同时,也对如何应对来访的小符太后有了计较。
于是,在经过一番“沟通”与“交流”之后,林小雨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小符太后要其给城外的兄弟们写一封书信,劝其在接受了朝廷封赏后尽快撤军回藩的请求,并当着小符太后的面即刻动笔,写了一封情真意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书信,将其交到了小符太后手――当然,林小雨在答应写这封信的同时,也再三强调自己已与众兄弟多年未见,城外的兄弟们若真想要篡权夺位,自己一封书信只怕很难起到作用。对此,小符太后自然也很清楚,并表示理解。
拿到了林小雨的书信,小符太后虽说不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可在其他几项计策能否成功还未可知的情况下,至少可以给这位年轻的太后一些心理安慰。
将小符太后送出自己所住宫室,望着对方瘦弱、娇小背影,林小雨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说起来,林小雨与小符太后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加起来也就是一年左右。若不是林小雨之前与其姐已故宣懿皇后感情深厚,且柴荣驾崩后双方于政事上的一些决策多有接触,只怕二人就算说不上是形同陌路,却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可以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然则,即便两人关系远比不上林小雨当初与宣懿皇后那般姐妹情深,可很清楚一旦北平军进城,并逐渐掌控了整个后周朝廷,那么这位不过二十岁的年轻太后以及包括柴宗训在内其他皇便会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