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黄袍加身”(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八十五章 “黄袍加身”(二) (第1/3页)

    显德年阴历三月初二,澶州城。

    经过两天准备,与朝廷新委派的澶州主官进行了必要的交接后,赵匡胤便依照赵普之前所献将计就计之策,假意遵旨而行,率军回返京城

    按赵普之策,此时朝廷下旨令赵匡胤及其心腹众人返京,不但不是个坏消息,反而是其成就“大业”的一个好机会。在赵普看来,如果等到平灭了李重进叛乱后再班师回朝,朝廷势必会对手握重兵的赵匡胤有所提防,搞不好会以各种借口分拆征讨大军,逐步削弱赵匡胤手的实力,待到其麾下直接指挥的兵马不足以对京城构成威胁后,再将其及一众心腹亲信召回京城,令其失去起事的机会。而此时命其回京,既给了他一个名正言顺率大军抵近开封的好借口,也使他能保持对征讨大军的指挥权,这对其成就“大业”是极为有利的。同时,赵匡胤现在对朝廷恭恭顺顺,还能减少朝廷对其的猜忌之心,令朝廷以及征讨大军那些忠于朝廷的将领放松警惕,从而增加己方起事时一击的、一举成功的把握。

    不过,虽然在商议时,赵匡胤对赵普的这条计策很是赞同,认为自己此番成就“大业”的把握很大。可说到底这次行动的目的毕竟是“造反”,一个不小心就是身死族灭的危险。所以,在接受赵普所献之策的同时,赵匡胤并没有信心膨胀、头脑发热,更没有真的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可以所向披靡了。于是,在商议结束之后,赵匡胤先后找来了两个人,命他们去为自己办两件事。

    第一个被赵匡胤单独找来密谈的,是他的亲弟弟赵匡义。而赵匡胤要对方做的,则是趁着如今征讨大军尚在休整的机会,提前秘密返京,将自家的亲眷悄悄从府接出,安置在由其心腹亲信、“义社十兄弟”之一杨光义负责把守的开封内城仁和门里的定力院,以防自家起事后,恼羞成怒的柴周朝廷对其家眷亲属下手。

    第二个被赵匡胤单独召见的,却是刚刚归附其不久,连参加三天前那次重要会议的资格都没有的张飞。如果说张飞因为自己一个新附降将,却得到赵匡胤单独召见、面授机宜而感到意外与欣喜的话。那么,若是那些个心腹亲信们听到赵匡胤交给张飞的任务的话,则更是会大感意外和不解。因为,之前还对赵普所提“将计就计”之策赞不绝口、在众心腹亲信面前非常肯定的表示北平军不会背弃与自己的承诺、绝对没有南下可能、完全可以放心对待的赵匡胤,却要求利用后周朝廷征讨大军休整这段时间,已经重新有效掌控“飞燕堂”各州县分支机构的大部分的张飞,以最快的速度向雄、莫、瀛、霸、易、定、镇、赵、邢、洺、磁、相、潞、泽、绛、晋等与北平军接壤或相距较近各州的“飞燕堂”分堂发出指令,命这些分堂的探密切注意当面北平军境内的情况、特别是有关北平军兵马调动的消息。一旦发现北平军有任何异常动作,便立即飞报自家得知。

    实际上,尽管赵匡胤在众人议事时立挺赵普、明确表示相信北平军会遵约守盟,可李处耘的那番话对其内心还是有一定触动的。所以,其一方面不断告诉自己北平军不会南下,以便自己能够下定决心举兵起事、成就“大业”。另一方面,却又对北面放心不下,生怕实力强大的北平军趁自己与柴周朝廷“鹬蚌相争”的时候,突然南下来“渔翁得利”。以至,他不得不说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