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反?逼他反!(下二) (第2/3页)
’和民间童谣,令朝廷以及官家对义父您产生猜忌与怀疑,进而削去义父殿前司点检之职,将义父赶出京城。随后,便利用人们认为义父无罪无错被贬出京,必定会心生怨尤的惯常想法,暗使人在朝散布义父在赴任的路上对朝廷不满、对官家不满、对太后不满、对一众辅政大臣不满,乃至意欲‘清君侧、除奸佞’的谣言,令朝廷、官家、太后、辅政大臣对义父的猜忌、怀疑、误解更深,使义父返回朝堂的机会更加渺茫。而义父上次因为被人诬陷以至对朝廷使者态度恶劣、拒绝接旨的事被对方知晓后,则又给了其借题发挥、继续败坏义父名声,以彻底断掉义父官复原职、重返京城可能的机会,借此事继续打击义父。”
“而父亲大人不能官复原职、重返京城,满朝武之,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接替了父亲大人都点检职位、实际掌控殿前司禁军的赵匡胤。”张怀胜接着张飞的话头继续分析道,“如此看来,陷害父亲大人、给父亲大人罗列这一系列根本就是编造出来的罪名的幕后黑手,绝对非他赵匡胤莫属。”
“赵匡胤,竖,尔欺人太甚,本太尉与你的仇不共戴天。”张永德怒火烧的赌咒发誓道。
“父亲(义父)大人暂且息怒,如今最重要的还是找出一个化解当前危局的办法出来。不然的话,任由他赵匡胤继续污蔑陷害下去,迟早有一天朝廷和官家会完全失去对父亲(义父)您的信任与包容。到时候,派到澶州来的只怕就不会再是使者与申斥的圣旨,而是赵匡胤那厮率领的大军呀。”张怀胜、张飞兄弟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尽管此时张永德已经被赵匡胤的行径气得快要七窍生烟了,但对事情和局势的判断力并未受到影响。儿和义所说的正是事态可能的发展方向,而且也肯定是赵匡胤及其手下势力希望出现并正在极力促成的情形。然而,由于自己这方是后知后觉、仓促应战,在对手先发制人,而且已经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局势翻过来,只怕是相当相当困难了。因此,虽然很赞同儿和义的推断,但要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张永德一时却也想不出来。
在张永德看来,自己如今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如之前所决定的那样夹着尾巴做人,而且是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夹着尾巴做人。一方面,尽力向朝廷、向官家证明自己的赤胆忠心、证明之前对自己的那些指控都是有人的污蔑与造谣,以重赢得朝廷和官家的信任。另一方面,保持绝对的低调,处处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尽可能的不再为对手提供任何可能用来攻击自己、抹黑自己的由头和把柄。只是,这样做虽然可能为自己赢得短暂的安全,可并非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俗话说的好,“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自己这一大家人,可以小心谨慎的过一天、过十天、过一个月,却很难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