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第五卷 幽州风云 第九十四章 居庸关上(下) (第2/3页)
等本地人解释“宋祖”和“成吉思汗”这两位人物的来历哪怕其一位是赵安易所在赵氏集团的领。于是,他急生智,利用自己在国古代历史人物知识方面的深厚功底,利用吟诵诗词上半阙的短暂时间,迅的从宋代以前的众多历史人物选取了两位在历史进程有一定作为和影响、当代人墨客基本都能熟知的帝王级人物,取代原词的那两位。于是乎,这经过张维信修改,以“隋高祖杨坚”取代“宋太祖赵匡胤”、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字佛狸”取代“成吉思汗”的“版”《沁园春.雪》便这样鲜出炉了。
一词吟诵下来,在场的众人反应不一。最先出声的是钟有朋。作为一名人、作为一名有一定学诗词功底且当过一县学政的人,钟有朋自然能听出一词的好坏。虽说现在的人墨客推崇的还是为高雅的诗,而不是若干年后大行其道、成为时代潮流、如今却被他们认为相对低俗的词。可听完这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又与当前景色非常契合的好词,且吟诵这词的又是自己的直接上司,使得钟有朋几乎在张维信“朝”字才出口时,便已经竖起大指,大声称赞“真乃绝妙好词”。
与
初闻这词的钟有朋不同,曾志林、贾润安,以及许生这几位在前世至少都上过学的穿越者,自然是知道这词的来历,也能分辨得出来张维信对其的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即便他们未必能全背诵这词,可“一代天骄”指的是“成吉思汗”还是都知道的。因此,几位穿越者特别是知道对方曾经有过“前科”的曾志林,虽然在心很是“鄙视”自己七哥这种“抄袭”行为哪怕上次“剽窃”苏轼的“明白几时有”是在赵大伟、王崤峻等一众“好兄弟”的“陷害”之下被迫而为却也没把这个太当回事儿。口头上随着钟有朋赞了几句、叫了几声好,目光的关注点却依然停留在关城周围的山峦与群峰之上。因为对他们来说,好好的观赏居庸关周围的风景、领略“燕山八景”之一的雄奇壮丽,远比心口不一的称赞“抄袭”前世伟人诗词的张七哥有意义。
而与钟有朋的衷心称赞和曾志林、贾润安、许生等人的敷衍不同,赵安易听完张维信的吟诵却是脑筋急转、想法颇多。虽然作为人,在赵安易的心目,词只是小道,远比不上诗的高雅与韵味,可一词的好坏他还是一听便知的。单就这《沁园春》本身来说,其水平还是非常高的哪怕在这居庸关左近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