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密议(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三章 密议(完) (第2/3页)

兵师所消耗的大量训练用弹药,如今的弹药库存情况虽好于装备库存,但也仅仅只够我军打一场与幽云之战类似的战役。若是战役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话,除非太原这边的新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且动力司的蒸汽机试验成功、批量生产并被所有生产基地大规模使用,否则的话,只怕咱们麾下的军队在热兵器弹药方面就难以为继了。”

    深知自己八弟及军事部的一班兄弟一直盼着扩军打仗的李俊武,毫不客气的给徐绍安以及与其有同样想法的王峰、辛飞宇等人兜头泼了一盘冷水,免得这些个家伙借机撺掇他们五哥同意尽早兴兵南下,去实现他们那个做了许久的征伐天下的梦――尽管光靠“飞龙军”现有人马以及完成紧急扩军后、拥有十到八十个团的“保安军”,同样拥有与后周朝廷一决高下、逐鹿原的能力。但考虑到北平军的北面还有与自己有深仇大恨的契丹人,北平军不可能把所有武装力量都放到南下上,必须要保留足够的兵力防备契丹人、维持自己所辖区域――特别是新近刚刚占据的原北汉各州县――的安宁稳定。所以,真正能被拿出来兵锋南指的部队数量其实远比北平军全部军力为少,即便是能够击败后周,其结果也可能是因为双方因实力相近而变成持久战、拉锯战,最后北平军和后周朝廷两败俱伤,反而会令其他势力受益。

    李俊武一番话在给徐绍安等军事部兄弟泼冷水的同时也回答了王崤峻原本打算询问的、有关武器装备的供应问题,所以王崤峻在听完后便跳过了自己的大哥,转而直接问张维信道:“老七,作为政务部的主管,你觉得咱们兄弟在北平军十州一众官员胥吏、士绅百姓间的口碑如何?”

    “咱们兄弟在北平军十州士绅百姓的口碑自然是没得说。”张维信非常自信的答道,“咱们兄弟主政北平军一年以来,无论是所推行的各种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政策,还是众兄弟的办事能力和为人处事之道,都获得了北平军官员胥吏、士绅百姓的认可和交口称赞。如今的北平军虽不敢说是太平盛世,却也能够做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官员春公、百姓安居,在这乱世之亦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从去年一年有上万名来自其他地区的士绅百姓、行商坐贾入境北平军,且其的绝大部分最终都定居北平军十州便可见一斑。”――从王崤峻前边的问话当,张维信已经大概捕捉到了自己这位五哥的心思,言辞之已经开始配合对方。

    听完张维信自信满满的一番话,王崤峻依然没有明确自己的意见,而是继续自己的“询问之旅”,向郑知微发问道:“郑兄弟,从‘暗羽’在后周境内各堂口发来的消息,能否分析出柴荣在后周士绅百姓之的威望和认同程度如何?能否分析出像张永德、赵匡胤等等有实力、有意图染指那把龙椅的大臣在后周士绅百姓的声望与号召力如何?”

    “这个没有任何问题。”郑知微答道,“刺探民间对各国朝廷、皇帝及朝大员的评价、感觉、好恶等等情报本就是‘暗羽’各堂口的任务之一,这方面资料还是非常详实的。综合此前数年的相关情报分析,在兄弟我看来,经过上百年藩镇割据、频繁的政权更迭,士绅百姓乃至朝官员对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是谁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在他们看来,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远比哪个皇帝上台、哪位大臣当政更加重要。

    具体到后周朝廷,由于柴荣在登基之后施行了不少有利于政局稳定、有利于百姓生计的方针政策,因此其在后周士绅百姓的口碑还不错、威望也比较高,算得上一个基本上已经得到本国士绅百姓认可的明君。不过,后周士绅百姓拥戴的也只限于柴荣,若是他死了,大家的这份拥戴之情能不能转到他那个只有几岁的儿身上来,可就很难说了。

    至于张永德、赵匡胤等人,其在后周朝廷之的人气威望都不错,算得上是重臣、宠臣。其身边都各自聚集了一批武大臣,与其共进退,愿意为其所用。相对来说,赵匡胤所拥有的朝臣势力要大于张永德。不过,张永德凭借皇亲的身份,以及身为殿前司都点检、掌握后周兵权的优势,到也能与赵匡胤斗得一个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可要说两人在民间的声望,就远远比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