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第2/3页)
败涂地的势力愿意向自己伸出援手,刘钧自然是求之不得。
当然,在看到了新的希望的同时,刘钧也懂得“无利不起早”、“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他很清楚,北平军此番如此大方的主动向自己示好,愿意冒着里通外国、攘助敌军的罪名向自己示jǐng,并有意为自己提供多方面的支援,绝对是有所图或者有所求。在他看来,以后周朝廷与北平军之间如此不和谐的关系,加之顾念自己结义兄长的安危,杨新给杨业通风报信虽然也是在情理之的,但若说杨新及其一班兄弟这样做只是为了这些,他刘钧是绝不相信的——哪怕杨新在信并没有提及任何先决条件。leduwo
看完了杨新信件的刘钧,一边将信交还给自己的养,一边问道:“尽管汝的那位义兄杨新在信并未言及他和他的那班兄弟如此作为的原因,以及他们这样做需要吾朝付出何种代价。但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汝的这位义兄和他的那班兄弟既然愿意冒着与伪周朝廷反目成仇的风险来向吾朝通风报信,想来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和汝的兄弟情义,以及北平军与伪周朝廷之间龃龉不断、面合心不合的关系。那杨新可曾向汝提出过何种条件、或者只是暗示过何种要求?”
“禀父皇,儿臣的义兄杨新只派人给儿臣送来了这封信,既没有其他信件,也没有让送信之人给儿臣留下任何与所谓‘条件’有关的只言片语。义兄他只是让送信之人告诉儿臣,若是儿臣及朝廷对其这封信的内容没有异议,便由朝廷选派一名深得父皇信任、头脑清楚、办事踏实的大臣担任联络使者,前往北平军灵仙府灵丘县常驻。按儿臣义兄所讲,这位联络使者在灵丘县一方面负责将北平军打探到的有关伪周北侵大军的消息传递回太原,另一方面则是将吾朝希望北平军协助或者支持的事情转达给儿臣的义兄,以便北平军那边酌情予以办理。”
说到这儿,杨业略顿了顿,见自己的养父依然在那里沉思,并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便依照自己对义兄及其那班兄弟的了解,依照自己在来太原的路上琢磨出来的一些道理,继续分析道:“至于父皇所说儿臣的义兄以及他的那班兄弟这般卖力所为何来,尽管儿臣的义兄没有向儿臣明言,但儿臣以为北平军节度府诸君之所以如此做,无外乎两种原因。
一则,北平军与伪周朝廷貌合神离、互相戒备,北平军诸人自然不愿看到伪周朝廷实力越来越大、所占疆域越来越广。其对我大汉示好、甚至愿意暗助我朝抵抗伪周大军,便能够在不与伪周朝廷正面对抗的前提之下,借我大汉之手削弱伪周军力与国力。若是伪周朝廷此次北侵失败,无论是其伪朝廷还是伪皇帝的声威都会大大受损。伪周朝廷与皇帝的声威受损,那么对于与其离心离德的北平军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二则,扫视北平军四周,其北面是与其已然势同水火的辽国,南边是对其充满戒心的伪周,如今能与其和睦相处、没有仇怨与利益冲突的仅只有我大汉一国。若是我朝为伪周所败,则伪周与辽国的边界将联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