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章 三战长城边(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四十章 三战长城边(十) (第1/3页)

    ( leduwo)    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钱远山兴致高涨的为第二天即将展开的对契丹援军的致命一击进行准备时,一前一后两封电报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leduwo第一封电报来自“凉园”,是大爷李俊武以委员会的名义发给钱远的,其内容却是情报部提交的一份紧急情况汇报。

    ――现在集结于榆关(山海关)城下的契丹军虽号称jīng兵十万,但其一半以上是以乡丁和役夫假扮成契丹兵来滥竽充数的。而那悄悄被替换下来的五万契丹jīng兵目前虽尚不能确定其准确的藏身之地和真实意图。但据“暗羽”北安州分堂传来的消息,这五万契丹jīng兵的目标很可能是居庸关――尽管不能排除对方会派部分兵力试探从居庸关到榆关(山海关)之间其他关隘特别是古北口关的可能『ìng』,但考虑到大部队快速通过的需要,这支隐藏起来的契丹军以主力进攻居庸关的可能『ìng』是最大的。[搜索最新更新尽在.dudu8du8.ne]

    “暗羽”北安州分堂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依据主要是来自于其在北安州州府的一名“暗桩”提供的消息。这个“暗桩”姓姜,乃是北安州户曹参军。当初,契丹援军驻扎于该州时,一应粮草供应其皆有参与。而引起这位姜参军注意的,正是北安州所屯大批粮草的去向――当初契丹援军屯驻此地时,来自其他州县的大批粮草、军资自然是源源不断的送到这里来。按理说,待到后来契丹军东进来州时,这些粮草也应该一并向东转运,以供应大军使用。然而,令这位姜参军感到奇怪的是,屯集在北安州的粮草在向来州转运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向南或者向西运输。对于这种现象,州府长官给出的解释是粮草积压过多,远超大军作战所用,眼看雨季将至,需要向周边州县转运贮藏,以防发生霉变。若是其他官员听了这话,或许不会生出什么想法来,可偏巧这位姜参军是专门负责州府户籍、农桑、仓贮的户曹,这些应付外行的谎话自然是不可能瞒过他的。leduwo一来,北安州往南一百多里就是长城,再往南便是正在打仗的南京道,粮草不可能运去那里贮藏。而往西则尽是山川河流,距离最近的较大州府是三百多里外的儒州。且不说山高路险,转运粮草颇为不便,单说这儒州距离居庸关不过五十里远,如今双方交战正酣,根本没有不将多余粮草向自家内地转运,而积存到边境州府的道理。

    有了这些疑问,这位姜参军便开始留心所有与粮草转运、军队调动、人员分配有关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设法了解其的真相。经过一番锲而不舍的暗打探,还真就让他得到了不少消息,而其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随契丹那位“睡王”皇帝东进的契丹jīng兵不过四万,其余近万人都是随军的役夫以及从各州县抽调而来的乡丁――这万人修桥补路、安营扎寨、押运军资粮草尚可,让他们上阵厮杀却是强人所难了。至于那失踪的五万jīng兵,这位姜参军虽然未能打探出具体的去向,但从粮草转运的情形看,其自北安州径直南下或折向西南,进攻古北口、居庸关的可能『ìng』极大。

    探听到了如此重要的消息,这位姜参军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将相关情况写成一份详细的报告,通过秘密渠道交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