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难啃的固安城(上) (第2/3页)
城头监视周军动向,绝大部分辽军都撤离城头,到城墙之下的藏兵洞待命,以躲避周军火炮的杀伤。与其同时,曹继筠还派人快马北,向已经进至良乡城的萧思温求援,请自己的司立即派军南下增援。这样即便不能消灭掉城下的周军先锋,那么在后周军主力到达之前,己方至少可以守住固安这一点——由于永清城太,并不利于防守,所以若是固安失守,辽军的防线就只能收缩到良乡城下了,而那里距离幽州城不过咫尺之遥,绝非双方主力对决的最佳战场。leduwo
曹继筠这边安排手下兵士躲藏、向萧思温求援,城外的张藏英、徐绍安却一无所知,仍然在催促炮手和役夫们加紧架炮,争取在天黑之前拿下固安城。张藏英作为从未在“神机军”任过职的将领,在对火炮及其他火器的优缺点并不分了解的情况下,没料到曹继筠能有如此智慧,在只遭受了一次炮击的情况下,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火炮轰击的特点,倒还情有可原。可作为这个时代最了解火器『性』能的少数人之一,徐绍安过高估计了自己手火器威力对这个时代将领的威慑力,低估这个时代将领对战争模式、对手武器装备等因素的适应能力,却是犯了轻敌的『毛』病——尽管他当初也曾对张藏英下令对固安城进行示威式『射』击有过些许顾虑,但其潜意识里的所谓“穿越者优越『性』”却令他的这种顾虑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便在顾及司的颜面及对古人智商的低估被抛到霄云外去了。
张、徐二人如此轻敌,甚至在开始炮击之前,他们根本没有仔细观察过城头守城辽军的动向,自然是要为因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买单。在列阵大半个时辰之后,先锋部队的所有火炮均架设完毕。随着徐绍安一声令下,临时望的传令兵立即舞动起自己手的旗,片刻之后,数门火炮几乎同时打响,巨大的声音震得四周的步兵两耳翁鸣,似乎连地面都随之抖动了几下。紧接着,固安城南城墙的城门、城头,乃至城池之内,便接二连三的爆出巨响、腾起烟雾,甚至燃起了火头。
然而,随着炮击持续进行,在炮击开始后才举起单筒望远镜观察城头形势的张藏英和徐绍安几乎同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城头的守军数量极少,粗略下来,最多也就只有一、二百人的样。而这种现象又令二人几乎同时在脑海冒出一个念头——辽军找到了躲避炮击的方法,并未像次一般只知道傻傻的守在城头挨炮弹。这一发现令张、徐二人多少有些吃惊,特别是徐绍安一边仔细观察着城头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