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驻跸瓦桥关(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驻跸瓦桥关(中) (第3/3页)

才战战兢兢的站起身,在距离柴荣比较近的地方重新跪下行礼。

    地方乡绅耆老的这种表现虽也在柴荣的预料之,但他召见这些人一方面是要表现自己的亲民作风、笼络当地的人心,另一方面却也存了与这些人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百姓士绅对大周朝廷此次北伐的看法、对大周朝廷的看法。而对方现在这种跟自己离着“八丈远”,只知道跪拜磕头的样自然无法实现柴荣的目的。因此,在安抚了这个人一番后,柴荣便让他们免礼平身,站着与自己说话。

    面对大周天如此的荣宠,这个人先时还不敢相信是真的,对柴荣赐座也是一再的推辞,直到柴天佯装恼怒,声言他们不站起来就是抗旨不遵后,才诚惶诚恐的从地了爬起来,躬身垂手的站在那里,听候柴荣的问询。而就在名本地百姓士绅代表从地上爬起来的同时,他们带来的那些劳军物资也被大内侍卫们搬上了校阅台,并一一摆在了柴荣面前的御案之上。当然,所有的食物都已经由运送它们的那些家仆下人以及柴荣身边的宦官事先尝过,确保没有被下毒才被允许端上来的――尽管校阅台上的人可能连看都未必看一眼这些东西。

    原本劳军主要是走一个形式,表现一下地方上的百姓士绅对朝廷大军的欢迎之情、臣服之心,再加上校阅台不过是临时堆起来的一个土台,只在间御案所在的地方搭起了一个面积并不大的遮雨棚,四周并没有架设幄幔。此时这场春雨又有愈下愈大的趋势,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用餐场所。因此,士绅百姓送来的酒肉、饭食只不过是用来在御案上摆个样,无论是柴荣还是一众臣武将,都不会真的去吃。柴荣之所以将这几名百姓代表叫到跟前,主要还是为了了解一下当地的民情,展现一下自己的亲民作风。

    不过,与以往地方士绅百姓劳军时大家注意力都放在人的身上而不是东西的身上不同,这次劳军的酒肉、饭食有一样东西却引起了在座的、包括柴荣在内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只见其呈圆柱形,底粗贺而顶尖细,上面布满面了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犹如人的牙齿一般的小颗粒。由于刚从保温性能还不错的食盒拿出,所以其表面还升腾着一屡屡的热气,并飘散着一股与其他酒肉、饭食不一样的香气。

    虽说从这东西放在盘、冒着热气、散着香味的情况来看,必定是一种食物。但上到天柴荣,下到大内侍卫,却没有一个人能叫出这种食物的名字来。这样的情况令在场的大周君臣多少有些尴尬,校阅台上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冷。好在这种冷场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就在那盘吃食被放在御案上的同时,一名穿着打扮比较讲究的胖员外走上前,指着那种吃食异常恭敬的向柴荣介绍道:“陛下,这是小人的东家从海外带回来的一种粮食,名为玉米,味道甘甜可口,请陛下品尝。” leduwo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