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头脑要清醒 (第2/3页)
连在前世大名鼎鼎的杨继业杨无敌都躲到繁峙城不敢出来了,这家伙的自信心瞬间爆棚,那股攻城略地、征伐天下的雄心壮志迅速膨胀。在那些动了心思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们还只是在私下里小声议论的时候,穆特尔就已经开始在钱远山等前方指挥部成员那里频频游说,希望大家能支持他扫平北汉,至少是扫平代州的想法。
除了态度最明确、对攻城略地表现得最积极的穆特尔外,新加入团队、作为前方指挥部副参谋长的辛飞宇也在不同场合对其他几位兄弟表露过这种想法。只不过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辛飞宇远比二十来岁的穆特尔深沉得多,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更含蓄,给自己留的转圜空间更大。
穆特尔和辛飞宇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可能造成的危害,远比那些有同样想法的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要大得多、严重得多。leduwo因此,在忍了他们两天后,钱远山、曾志林、杨新等人终于不想再忍了,他们要好好敲打敲打这两个愣头青的脑瓜了。
在阴历四月二十的晚上,也就是汉军大崩溃的两天后,钱远山将前方指挥部的成员都召集到一起,就下一步的行动进行讨论,借此端正一下穆特尔、辛飞宇等人的错误思想。不过,考虑到穆、辛二人的面问题,会议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大家各抒己见,以发表自己对大军下一步行动看法的方式,引出了关于是继续前进,将汉国代州乃至忻州、太原都搅得天翻地覆;还是就此收兵,回身攻破瓶形砦后,便班师回幽州的议题。
原本只能私下里说服几位兄弟同意自己观点的穆、辛二人见自己的建议有机会被拿到前方指挥部会议上讨论,自然心里非常的高兴。因此,穆特尔便第一个出来发言,将自己攻城略地、征伐天下的理论仔细讲了一遍。在他讲完后,辛飞宇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对穆特尔的说法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使他们提出的这份行动方案看上去更有可执行性。
待穆、辛二人说完,钱远山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唐潮便轻咳一声,按照事先的约定第一个发言,向穆、辛二人的理论提出质疑:“三十五弟、飞宇兄弟,诚如你们刚才所言,‘飞龙军’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在战术上,都远远领先于汉军,也可以说是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军队。凭借着这些优势,‘飞龙军’确实也能称得上是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可你们也应该看到,这种令‘飞龙军’所向披靡的技术和战术优势恰恰也是‘飞龙军’最大的软肋。”
“最大的软肋?二十四哥此话怎讲?”穆特尔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这其实很好理解”唐潮解释道,“‘飞龙军’最大的优势在火器,凭借火器的优势咱们的士兵可以以一当十,甚至是以一当百。可火器既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同时也是一种对后勤支持,特别是弹药补给要求非常高、非常苛刻的武器。当后勤供应顺畅、弹药充足的时候,它便是一部杀人的利器。可是一旦后勤供应出现困难、弹药供应不足,甚至是弹药供应断的时候,它的作用恐怕真的抵不上一根烧火棍。就算是上了刺刀,其效能也远比不上一枝长矛或者一把横刀。可问题是,谁又能保证咱们的后勤供应绝对不会出现问题,永远都能保持畅通无阻呢。
不要说是像杨业这样见过火器,对火器有些许了解,久经战阵的大将,就算是最普通的一名将领,在和咱们交手过几次,对火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恐怕也都会想到通过切断咱们的后勤供应的办法,迫使咱们要么减缓甚至停止进攻,要么分散兵力,将更多的力量用于保护后勤补给线,从而进攻乏力。
退一步讲,就算汉军将领永远都无法发现咱们火器的弱点,这“断敌粮道,令敌因缺粮自乱,而后攻之”的战术却是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效的。在正面对抗无法取胜的情况下,汉军将领绝对会采取这种代价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