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汉军败退 (第2/3页)
的北门也是三百多步的距离,打马飞奔的游骑兵小队很快就跑进了堡砦百步之内的范围。由于这个距离一般都是堡内守军弓箭的最佳打击范围,因此在接近这个范围时,汉军骑兵的不少人都有些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追下去,有些经验丰富的骑兵甚至已经将盾牌握在手,随时准备抵挡对方射出来的弓箭。
就在汉军骑兵犹豫的当口,游骑兵小队已经撤进了堡内。不过,或许是因为一时慌张,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在游骑兵们进入堡内后,堡门却并没有及时关上,吊桥也没有及时拉起,依然保持着畅通的状态。
惊慌跑回堡内的敌军骑兵、不足百步的距离、放下的吊桥和敞开的大门,这样的情景其实是相当有诱惑力的。追击的汉军骑兵也确实有不少人动了趁机冲进堡内的心思,但在后方望楼上观战的杨业却一眼就看出了其的破绽――不足百步的距离,无论是弓箭还是“飞龙军”的火枪,都可以轻松击堡外的那些汉军骑兵。leduwo可对方却没有任何反应,任由汉军骑兵靠近,其要是没鬼才真是见了鬼了。
因此,杨业立即下令鸣金收兵,将自家骑兵召回来,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这些骑兵均是杨业和手下诸将的亲兵,刚才被炮火拦截损失百余已经心痛不已,再也经不起更多的伤亡了。
响亮的锣声传来,无论是不是了对方的诱敌之法,汉军骑兵能做的只有拔马回营。看到汉军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准备后撤,望楼上的钱远山等人就知道自己这点小小的诱敌之策肯定是被杨业识破了。不过,这个小小的计策本就是锦上添花的一笔,钱远山等人也没指望着自己这点小阴谋能骗过身经百战的杨业去。
不过,计策被识破却并不代表“飞龙军”这边再没有消灭敌人的手段。随着钱远山在望楼上挥动了几下小红旗,原本一直躲在堡墙后面的“飞龙军”步兵在各自长官的指挥下终于露出头来,开始向将后背留给自己的汉军骑兵射击,而原本已经稀疏的炮火也随之密集起来。
在步枪与火炮的双重打击下,最终有命跑回自家大营的汉军骑兵不过两百来人。眼见着前后不过小半个时辰,不但瓶形砦的三千军兵只回来了不过两百多人,他们的主将鲍辉都未能幸免,而且自己手下的精锐亲兵也折损了一多半,侥幸活着回来的那些步兵及亲兵还有不少带伤的,从杨业到他手下的一众将领个个心痛不已。不过,心痛归心痛,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所有将领都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没有一个人表示要去报仇的。
杨业此时也意识到昨晚大哥杨新劝他撤兵时所说的“飞龙军”实力强大的那些话并非虚言,这确实是一支新颖独特,同时又实力超级强悍的队伍。不要说自己率领一万多人来与其争战,就是再多上一两倍,也不过是给对方当练习的靶而已。
然而在以三千多人的生命为代价,认识到了对手的强大后,杨业和他手下的一众将领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打肯定是打不过的,照刚才的情形看,在自己这一万多人死光之前,能不能摸到大堡戍的边都难说――有刚才那一战,兵士们还敢不敢与敌人对阵都在两可之间。虽然也有个别悍勇的将领主张和对手拼到底,战死沙场也算尽了武将的本份,但这种意见响应的人很少。
不打却也是不行的,皇帝把他们派到这里来是要夺回大堡戍的。如果人死光了没夺回来,那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皇帝虽然会不高兴,却也不会过多怪罪。可如果打了一场败仗就放弃大堡戍领兵后撤,那就是领兵之人畏敌不前,懦弱怕死了,皇帝绝对会非常的不高兴,除了杨业或许会因为其皇帝养身份能够保住性命之外,其他人很可能会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