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扩军(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扩军(下) (第2/3页)

工组成的特战小队能够以小说所描写的,“快、狠、准、毒”的战斗作风给敌人以致使一击。

    应历年腊月十五,第一批二百十名佃户青壮也完成了新兵训练,成为“飞龙先锋营”的合格士兵。在这批青壮,除十余名佼佼都成为班长、副班长级别的基层干部外,其余的那二百多人则被安排进了不同的编制序列,成为为各个班优先培养的骨干。

    从转过年的应历七年正月二十八开始,一直到二月底,几乎每隔四、五天,就有一批青壮完成基础训练,成为“飞龙先锋营”的一员。leduwo至应历七年三月初一,整个“飞龙先锋营”的编制总数最终超过了军事部当初的预期,达到了三千二百人,从而圆满完成了团队武装力量的第一次大调整与大扩充。

    经过前后近个月的努力,“飞龙先锋营”由当初的一个营加几个**队与小队共五百余人,扩充成了三个步兵营(每个营辖三个步兵连及一个炮兵连――出于习惯,军事部最终放弃了原来所用的队、小队的称呼,而改用自己更熟悉的连、排――共百人)、一个炮兵营(下辖两个迫击炮连和一个前装炮连,共装备十门迫击炮和门前装炮)、一个骑兵营(新组建的普通战斗部队,与原来的游骑兵小队并不相干。其下辖三个游骑兵连,共四百人)、一个后勤营(下辖若干后勤支援分队,共五百人),以及游骑兵小队(扩充到了一百二十人)以及新成立的“狼牙”小队(八十人)两支**的特种作战单位组成。

    由于编制规模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倍,这支已经达到三千人的武装力量再被称呼为“飞龙先锋营”似乎不太妥当,显得有些小家气了。因此,经过委员会与军事部的研究、讨论,最终决定改“飞龙先锋营”为“飞龙军”――这既是为了与这支力量的规模相匹配,同时也昭示着这支武装力量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护院性质,成为一支能够与强大敌人当面一战的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力量。

    随着规模要大上许多的“飞龙军”的建立,原来与“飞龙先锋营”相适应的指挥官安排自然也要跟着进行调整。其,王崤峻和徐绍安依然毫无悬念的担任这支“飞龙军”名义上的正副总指挥。钱远山、曾志林、唐潮、穆特尔和辛飞宇等五人组成前方指挥部,负责这支武装力量的具体作战指挥――钱远山作为前方指挥部的总指挥,负责在众兄弟意见不一致时,下最后的作战决心;曾志林作为他的副手,负责从旁协助;唐潮作为参谋长,负责制定相关的作战计划;辛飞宇作为副参谋长,负责协助唐潮的工作;穆特尔作为指挥部成员,专门负责两支特种部队的指挥。

    另外,出于将最精锐的部队直接掌握在手的考虑,除了在前方指挥部的职务外,像当初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