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山村偶遇(上) (第2/3页)



    不多时,几个人就聚到了杨新借宿的这户百姓的家里。大家各自找地方坐下后,杨新把自己的担心说了一遍,然后就希望众兄弟发表意见。

    头一个开口的是于德,他说道:“我不同意老二十五的看法,这天虽然略有些阴,但怎么看也不像是马上要下雨的样。咱们这一路上已经走了十多天了,照这个速度,只怕还得走上四、五天才能到雁门。再加上找矿的时间、联系当地商贾的时间,甚至可能还要加上组织开采的时间,这样一算,只怕得花上个把月时间。咱们返程再走十几二十天,那回到良乡得到什么时候了?哥哥我在上个月找到铁矿之后,可是向大哥他们拍胸脯保证过,三个月内一定把钢给炼出来。可按咱们现在的进度,只怕到了我保证的期限,咱们都未必能回到良乡,更别提炼钢了。到时候,我说了半天大话,结果做不到,你叫哥哥我这脸往哪儿搁。leduwo”

    见三哥有些着急,宋飞扬连忙劝道:“三哥您别着急,老二十五这不是在跟大家商量嘛,也没说就一定等天气变好再走。况且,您这次来北汉找矿,也是为了团队出力,也不是您成心耽误炼钢的时间。兄弟觉得,大哥他们也肯定能理解您,不会怪您说话不算数的。”

    “就是,就是”曾志林也开解道,“二十二哥说的没错,都是自家兄弟,谁还能埋怨您不成。况且,二十五哥这也是为了保险起见。咱们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多些小心也是应该的。”

    于德听了却一摆手,说道:“你们老是说小心、小心,可咱们这一路上走来,不要说什么山贼强盗了,就是那些官军对咱们都没有怎么刁难过,根本就是一帆风顺嘛。昨天我也听本地的村民说过,此处离下一个村庄不到二十里,离繁峙县城也不过十多里。咱们走得快点,天黑之前就能到繁峙了。即便走得慢些,或者途真下起雨来,咱们也完全可以在下一座村庄歇脚,完全没必要在这里傻等。”

    看得出来,于德这次是打定主意一定要继续前进了。这与他此前的表现完全不同,此前他对曾、杨二人的行程安排从没发表过什么意见,无论心里是否愿意,都能遵照执行,从来没有端过当哥哥的架。今天之所以会一反常态,一来估计是压抑的太久,需要发泄一下。二来,杨新的提议确实是有些过于保守了,也难怪一向好脾气的于三哥会不满。

    由于于德这番说辞听着也有些道理,再加上他是三哥,有些事不能太过拂他的面。但找矿队的安全又不能不考虑,所以杨新和曾志林此时都有些为难。因此,两个人都很想听听常生俊的意见,都希望他能凭借自己的经验,为二人提供可靠的建议。

    于是,曾志林问道:“常队长,你在这方面比我等有经验,依你之见,咱们是走是留?”

    见曾、杨二人一同看向自己,曾志林更是直接提问,常生俊知道他们是想征求自己的意见。从常生俊的本意来说,他是支持杨新的建议的。以他多年的经验,现在这种天色,十有都会下雨,而且雨还不会太小。

    可是,他虽然被叫来开会,而且还是游骑兵小队的头儿,但他终究还是个下属。在他看来,几位爷之间无论怎么争论,那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争论完了,人家还是结义兄弟。可自己这个下属要是掺合到间,可就要犯忌讳了。尽管这位于三爷在“清园”兄弟不是什么领军人物,但毕竟在众兄弟排行老三,除了李大爷外,其他几位主事的爷见了面都得恭敬的称他一声三哥。可既然其他两位爷要征求自己的意见,自己也不能不说话。更何况,这位曾爷是他的顶头上司,不回应对方的询问是不行的。

    因此,他略一思忖,便打定主意把话说得圆滑一些,只讲路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不给出结论。他向曾、杨等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