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幽州行(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幽州行(二) (第2/3页)

幽州之前,小婿的发妻张晓菲曾向小婿说过,她在与小婿失散之后,被一家道观收留做了女道士,一年以来一直潜心修行,已经习惯了清静无为的生活。现在虽然夫妻重逢,但她对俗世间的往来应酬全无兴致,今后凡是与外人打交道的事情,她希望能全部由青雯来出面打理。这样一来,在外人眼里小婿的妻就只有青雯一人,不会有人对她的身份说三道四的。”

    女儿的恳求,女婿的保证,女婿发妻为此所做的让步和妥协,令韩德义夫妇一时间委决不下,花厅再一次陷入了寂静之。

    过了好一会儿,韩德义才再次开口,用一种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王崤峻说道:“既然贤婿和你的那位发妻张氏,做了那么多的妥协和让步,而青雯又是如此的坚决,老夫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是希望贤婿和张氏能够信守今日的诺言,让青雯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咱们丑话说在前面,尔等如果食言,老夫绝不会善罢甘休。leduwo”

    见韩德义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王崤峻自然是立即表示自己和发妻一定会信守承诺,绝不会食言。韩青雯心的一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连忙向自己的父母叩头致谢。韩夫人虽然觉得有些不甘,认为这样一来女儿吃了大亏。但韩德义已经认同,她不好再说什么,此时也起身离座,过来将女儿扶起。随着韩青雯重新就座,花厅的气氛也渐渐的融洽起来。

    看到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王崤峻便向钱远山暗使眼色,让他找个借口出去,将相关情况通知负责守电台和机枪的杨新和清尘,再由他们通报给“清园”那边知道,也好令大家安心。而钱远山显然将临行前张维信等人的要求放在了第一位,得了王崤峻的吩咐,他并没有马上行动。他转头和身边的曾志林小声交流了一下,判断了一下当前形势,认为已经不存在危险后,才找了个借口离开花厅,去找杨新和清尘。

    等钱远山回到花厅,时间已近正午,韩德义在与王崤峻等人又闲聊了几句后,便吩咐下人就在花厅之内摆上了宴席,请众人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吃罢午饭,韩德义去衙门里当值,韩青雯被自己母亲拉到内宅说私房话,只留下韩青书陪着王崤峻等人聊天。问题是韩青书还只是个孩,虽然很有教养,但毕竟年龄和阅历相差太大,跟穿越众位根本聊不到一块儿去。因此,在勉强说了一会儿话后,王崤峻便以兄弟们要游览幽州城为借口,带着众人出了韩府,由来过此地的清尘领路,在城里四处闲逛。

    这时的幽州城虽然还没法和穿越众们所熟悉的北京城相提并论,但作为辽国五京之一的重镇大城,也远非良乡城那种小格局可比。无论从城市的规模,还是街上行人的数量,都比良乡城要繁华不少。穿越众们在清尘的带领下穿街过巷,花了一个多时辰也不过只游览了一小部分。

    阴历的四月底也就是阳历的五月底,天气已经比较热了。穿越众们走了一个多时辰的路,虽然并不觉得很累,但都有些口渴了。于是,在王崤峻的建议下,众人进了路边的一家茶楼,准备喝几杯茶歇歇脚。

    王崤峻等人在伙计招呼下找座位坐下,跟他要了两壶茶和几样小吃,几个人一边喝水,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说了没几句话,就见从另一张桌那边走过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来到近前,向着王崤峻微微一拱手,说道:“这位不是方记珠宝坊的王掌柜吗?好久不见了,今天怎么有空到这幽州城里来了?”

    王崤峻刚见到此人时也觉得有点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时,听他称呼自己是方记的王掌柜,马上就记起此人正是当初买了他们那瓶酒和两个杯的,南京留守萧思温府上的那个叫冯程的管事。于是,赶忙站起身,向对方抱拳拱手道:“原来是冯总管,幸会,幸会。”

    冯程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什么总管,在下不过是个给留守大人跑腿的下人罢了。”

    王崤峻知道这个冯程是萧思温的亲信,和他打好的交道,对团队今后在幽州的发展大有益处,因此言不由衷的奉承道:“冯总管太过谦了。俗话说的好‘宰相’门前七品官,您是留守府总管,怎么说也得是个四、五品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